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阶段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非常重要而且研究也相对较少的时期。随着社会不断地改革进步,国家越来越关注老年人,因此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状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能够使我们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同时,老年期伴随着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成为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事件,能否处理这些生活事件以及处理的方式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可以了解老年群体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的寻找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途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也能够促进社会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工作。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综述、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三方面综合探讨了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以及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37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男性196人,女性180人。经过调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人口学因素中,老年人在居住状况、平均收入状况、职业、有无爱好、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后得知居住状况、平均收入状况、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最大。但总体来说,人口学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是非常重要。2.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上并无年龄差异,而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在应对方式的各因子上存在不同的差异。3.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正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解决问题与求助因子与正性情感和一般正性体验显著正相关;自责因子与一般正性体验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感、一般负性体验显著正相关;幻想因子与负性情感、一般负性体验显著正相关;退避因子与正性情感和一般正性体验显著负相关;合理化因子与负性情感、一般负性体验显著正相关,与一般正性体验呈负相关。4.回归分析表明,解决问题、合理化、LEU总分、求助、自责进入回归方程,对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解释最大,可以通过这些因素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