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适用和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盗窃罪是我国刑法中侵害财产罪的一种,历史上一直将其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原因,到1997年刑法才有了正式的规定。但鉴于当时立法经验的不足,以及“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的影响,对盗窃罪的规定不是那么完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时的规定已经不能适用日益猖獗的犯罪了。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了修改。可以说,这次修改对盗窃罪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却产生了泛刑化、重复评价等不协调的现象。为了更准确的界定本罪中的相关概念以及把握本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本文运用刑法理论并结合我国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刑事政策,加以整理以实证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盗窃罪的修改、适用及产生的不协调的思考等问题,以期对本罪在司法实践上的运用有所帮助。本篇论文的正文共分为三部分对新修改的盗窃罪加以讨论。第一部分是盗窃犯罪的刑法修改。这一部分分为三节,首先介绍了盗窃犯罪的严重危害性,鉴于其严重危害性,随后介绍了我国对盗窃犯罪进行的刑法修改,最后总结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价值。第二部分是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适用。在这一部分里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刑法修改的具体内容,即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情形入罪。本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论述新修改内容的相关司法认定。第一节对入户盗窃的司法认定进行了陈述,在认定中具体涉及到户的认定、入户盗窃的认定。其后对携带凶器盗窃的情形作了具体的司法认定叙述,即对凶器和携带凶器盗窃的认定。最后,对扒窃行为的相关司法认定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盗窃犯罪刑法修改的再思考。基于以上两部分的论述,可以得出新修改的内容给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难题,如扩大了刑事责任范围,增加了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等。据此,提出诸如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等对于我国刑法修改的盗窃罪的立法完善意见。综上所述,在第一节中具体论述了刑法修改盗窃罪产生的不协调,随后即对不协调进行思考,在最后一节中对刑法修改不协调提出完善意见。
其他文献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特别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而,依赖直观、借助于直观来进行数学学习,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更要成为学生的学习自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投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12年正式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是我国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做出的积极应对举措,"
目的探讨舒缓护理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在分析病机假说检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临床疗效试验研究是检验病机假说的重要临床证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基本原理,根据论证强度可将临床疗效试验分为一级至四级病机假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NA-7)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增生和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miRNA-7前体miRNA-
酒店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要实现此目标,成本管理是关键。在理解酒店战略成本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以S D花园酒店为案例,剖析其企业战略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
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包含的遗产项目丰富。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水平实际效果较差,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单一,仅限于保护传承人模式和传统节
对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探讨,既与其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抑或二者兼收并蓄的困惑有关,也与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危机意识有关。为使我国教育人类学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兼
<正>"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引起
<正>3-6岁的幼儿认知发展还不成熟,对于抽象的符号不易理解,英语学习情况和特点与中小学生有很大差异。英语儿歌语言浅显、形象具体、节奏感强、富于动作感的特点能提高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