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观念的认可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信任天然药物,他们在疾病的治疗与日常的健康防护中逐渐增加了使用天然药物的比例。伴随着天然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张,具备上千年历史及浓厚古方特色的中国中药产品也更多地走向了国际舞台。 中国作为中药大国,在全球医药市场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中国加入 WTO,中国中医药市场日渐成熟,中药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中药出口规模不断扩张。然而与中药产品出口迅速发展相随的,是中药出口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产品竞争力较差等问题。 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查找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中国中药各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数据,对比分析了四大中药产品的RCA指数以及TC指数,总结了“中药类产品整体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优势并不明显”以及“中成药是四类产品中国际竞争力最差的产品,且其已严重限制了中国中药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的结论。 通过E-views回归定量分析,本文探究了影响中成药出口额的因素。其中,中成药产量、R&D经费支出与出口额成正相关关系,而生产企业单位数则与出口额成负相关关系。在劣势分析中,本文加入了对诸如国际标准、文化壁垒等因素的分析,指出中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劣势有产品科技含量低,行业创新能力差;企业过度分散,市场秩序混乱;产品控制与监管体系不健全,国际技术与绿色壁垒难突破;国际认可度低,文化壁垒严重等。 针对以上制约中国中药贸易的劣势因素,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的方案。他们分别是:重视科研,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减少企业数量,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健全通行标准规范,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升中国中药的知名度。 本文的分析与结论对中国中草药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以及中药产业国际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