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研究电针水沟穴对全脑缺血性昏迷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谷氨酸转运体-1(EAAT-1)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的影响及其促醒效应。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制备全脑缺血性昏迷模型大鼠,针刺组和针药组于造模成功后半小时进行首次电针水沟穴治疗,直至处死时间段为止每6h针1次,每次留针5min;同时药物组和针药组,于造模成功后半小时每只腹腔注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1g,Q6h。24小时后断头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内EAAT-1和GAT-1的表达并观察比较施加各干预因素后对大鼠行为学及脑电活动的影响。结果:1.对各组行为学观察指标进行×列表资料X~2检验得F=12.296,P<0.006;表明存在组间差异;再采用Bonfrronni检验水准调整法(矫正为α=0.0083),对各组昏迷大鼠转醒率进行两两比较得: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值<α,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表明针药结合可明显提高昏迷大鼠的转醒率。2.采用Young氏EEG分级标准对各组大鼠进行脑电监测并进行行×列表资料X~2检验得:F=41.530,P=0.000;表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再采用Bonfrronni检验水准调整法(校正为α=0.005)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得:针药组和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脑电改善方面明显(P<0.05),但针药组和针刺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脑电活动改善亦不存在显著性(P>0.05)。3.各组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标本内EAAT-1的光密度值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模型组和假手术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针刺组与针药组比较差异亦不显著(P>0.05),但两组分别与药物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4.针刺组及针药组与其它各组标本内GAT-1的光密度值比较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亦存在显著性(P<0.05),但模型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电针全脑缺血性昏迷大鼠水沟穴可以明显改善其脑电活动和提高其转醒率;2.电针水沟穴可以提高全脑缺血性昏迷大鼠脑组织内EAAT-1和GAT-1的表达;3.电针联合具有醒脑作用的药物优于单纯针刺或药物之作用效果;4.电针全脑缺血性昏迷大鼠水沟穴的促醒作用,可能是通过三叉神经纤维与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RAS)之间的联系实现的,并且与其能够有效减少脑组织内兴奋毒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