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指示指在语言结构中能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及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那些语言手段。表示社交指示的指示语有人称代词和表示称谓的词(戈玲玲,2002:43)。本文只讨论后者。每种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社交称谓系统。由于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影响,中国人长期形成了一种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宗法关系,从而汉语中的社交称谓种类繁多,详尽精确。英美人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其亲属称谓简略概括。故社交称谓在英语中并不典型。因此,这给汉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又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交指示语本身也会随之变化;再加上汉英文化的差异,汉语社交指示语在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词汇空缺和文化空缺现象。故英译汉语社交指示语时要准确传递原语的信息实非易事,完全忠实的翻译是很难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素来被誉为中国明清文化历史的全息图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四大家庭的盛衰荣枯。其中人物几百余,作者生动而真实地构建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系统。他们之间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尊卑亲疏不错规矩。在维系这种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宦家族秩序中,社交指示语的作用非同小可。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英译本与霍克斯、闵福德的《红楼梦》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语料均来自语料库,对《红楼梦》中的社交指示语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并进行了大量的译例对比分析,试图从文化语境动态顺应视角探讨社交指示语英译中的隐含文化信息传递。本文以耶夫.维索尔伦的动态顺应论为理论指导,在文化语境中研究社交指示语的翻译。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指示语的翻译应在文化语境中进行,因为同一个社交指示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顺应文化语境可以决定社交指示语所含文化信息是否需要传递同时也是解决汉语社交指示语在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词汇空缺和文化空缺现象的一个很好途径,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就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