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调查分析了三个典型生态区滴灌小麦群体质量关键指标特征,通过小区试验加以验证。旨在对全疆不同生态区群体结构与质量方面指标进行深入探讨,对明确滴灌小麦增产机理以及高产栽培的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大田调查试验与小区试验同步进行的方式,对不同毛管配置下滴灌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群体指标特征展开分析。大田调查试验选择在小麦成熟期对新疆伊犁新源县(半湿润地区)、巴州和硕县(半干旱地区)、塔城额敏县(半湿润地区)、阿勒泰青河县(半湿润地区)、石河子地区(干旱区)滴灌小麦进行实地采样调查,分析了不同毛管配置下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穗部特征的变化。小区试验采用新春6号为试验材料,重复2011年的试验设计,于2012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灌水量与毛管配置的双因素试验,分别设置了3种毛管配置模式,即1管2模式(R1)、1管4模式(R2)、1管6模式(R3),水分处理设置了四个水分处理,即W1(3000m~3/ha)、W2(4500m~3/ha)、W3(6000m~3/ha)、W4(7500m~3/ha)。分析了不同处理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穗部特征的变化。【结果】大田调查结果显示,在“1管6”和“1管4”毛管配置模式下,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疆伊犁新源县、巴州和硕县、塔城额敏县、阿勒泰青河县)产量数据显示不同行位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干旱地区石河子地区则表现出行位效应,即行1产量显著大于行2和行3。在干旱区(石河子)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水(W1和W2)水分处理下,不同行位间表现出明显的行位效应,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均表现出行1>行2>行3;在高水(W3和W4)水分处理下,不同行位之间差异则不显著。而“1管2”和“1管4”处理间、W3和W4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小区试验还显示出不同处理间穗长、穗重、结实小穗数、结实粒数均以“1管4”模式下W3水分处理下最优。干物质积累量表明“1管4”毛管配置模式下W3水分处理下花后干物质积累能力最强,成熟期干物质在穗的分配比最高,最有利于产量形成。【结论】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滴灌小麦毛管配置采用“1管4”、“1管6”均可;而在干旱地区,为减少行位效应,建议毛管间距不要过大,采用“1管4”模式较为适宜。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充足,在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补充灌溉就可以满足作物本身生长发育,而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不足,补充灌溉时应加大灌水量以减小行位效应,本研究中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灌水量以6000m~3/ha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