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的出口——从两种成熟观出发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熟”是康德“什么是启蒙”这篇文章中的隐含的一个重要概念,我通过分析这个概念的一般意义,把它作为认识启蒙的“进口”和“出口”。在进口处,我从分析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这个根本隐喻出发,从中把握人的“成熟”含义,并试图描绘出这种想要“看到”一切的“成熟”最终重新堕入了新的“不成熟”的滑程。在出口处,我结合这个“德国式”问题的论战背景,具体分析了康德意义上“成熟”的内涵,以及达到这种“成熟”的前提条件和最佳方式——“出声的思考”(言论自由),在这个基础上,我试图表明康德从“言路”出发提供了一种谈论启蒙全新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启蒙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宝藏”才能历久弥新,从而赎回启蒙早已失去的灵魂,使它始终具有当前的意义。
其他文献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内涵丰富的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以特有的视角从人本主义哲学的角度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
人原本生成于自然,虽然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但却不断地寻求突破纯粹的动物式的存在状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在人以实践方式超越外部世界的限制和自己的狭隘性的过程中,
自马克思逝世以后,学术界就不断地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解读,在这众多解读中,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解读可谓别树一帜。这不仅由于他对当时狂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