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行为财务学理论认为,盈余管理制造的信息鸿沟可以帮助管理者掩盖他们的自利性行为,同时还会干扰投资者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过度的盈余管理成为了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损害了企业价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产生于现有经理层和所有者之间,潜在股东与现有股东的利益冲突也会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着眼于契约关系的传统内部治理难以对盈余管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部分研究开始从机构投资者、审计师、证券分析师等外部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研究盈余管理问题,认为外部市场参与者对公司的关注增加了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暴露的风险,进而促使管理层审慎对待公司信息,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但是鲜有专注从证券分析师角度深入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和成果。因此,从分析师的外部监督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中介,分析师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从根本上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此,本文试图深入研究分析师的经济行为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从分析师关注、盈余预测与现金流预测三种分析师主要活动与应计、真实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进行假设检验,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的经济行为与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相互作用;其次通过模型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式之间存在着互补或替代效应,分析师参与也会对互补或替代效应产生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分析师关注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具体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1)证券分析师的经济行为能够很好的抑制企业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作用有限。(2)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互补作用,而应计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存在替代作用,随着分析师的关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互补作用会转化为替代作用。本文贡献在于:第一,从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如何缓解盈余管理,验证了证券分析师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第二,验证了盈余管理不同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证券分析师对相互影响的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