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环境不断恶化,深部高温高湿地热问题逐渐凸显,导致作业环境恶化、制约矿井开采向更深发展,严重威胁到深部矿井的开采安全与井下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增加了矿山开采的安全隐患。所以如何有效地对深部矿井热害进行控制与治理势在必行,其中关于高热害区域的选择评价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辰州矿业沃溪矿区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对深部热害的产生原因的分析与高热害区域的评价与治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引起井下高温的热源的研究,针对井下矿井环境,分析了深部矿井的几大主要热源,包括围岩传热、空气自压缩热、热水放热、机械设备放热、运输材料放热、爆破放热等,同时分析了深部矿井热害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影响与危害,为进行深井高热害区域评价提供了条件。2、采用浅孔测温法对沃溪矿区的岩石原始温度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沃溪矿区的地热增温率;通过类比国内其他矿山地热增温率情况,发现沃溪矿区地热梯度较高,深部热害严重;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测点,建立地热监测系统,为建立深部矿井高热害区域模糊数学评价模型提供了数据来源。3、依据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简明科学性原则、可操作与可量化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深井热源的复杂性,将深井高热害区域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指标层与准则层,并从井下工作人员主观感受角度出发选取了矿井温度等九大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4、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建立了深井高热害区域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对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进行改进,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将标准化方案引入到模糊数学模型中,通过计算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此外,与标准化方案的对比可以验证各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将该方法应用到辰州矿业沃溪矿区的深井高热害区域评价中,对三个不同中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得出评判向量为(0.862,0.777,0.633,0.831),结果表明随着矿井中段位置的不断加深,热害逐渐加重,仅有16平热害状况略好于标准值,深部42平热害严重,不符合井下环境标准,这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可见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在工程应用中推广5、针对现有高热害区域的中段提出了治理方案,提出了通风系统改造与多种排热降温措施,为今后更加有效地治理沃溪矿区的地热灾害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