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矿山岩体热害源分析与控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环境不断恶化,深部高温高湿地热问题逐渐凸显,导致作业环境恶化、制约矿井开采向更深发展,严重威胁到深部矿井的开采安全与井下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增加了矿山开采的安全隐患。所以如何有效地对深部矿井热害进行控制与治理势在必行,其中关于高热害区域的选择评价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辰州矿业沃溪矿区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对深部热害的产生原因的分析与高热害区域的评价与治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引起井下高温的热源的研究,针对井下矿井环境,分析了深部矿井的几大主要热源,包括围岩传热、空气自压缩热、热水放热、机械设备放热、运输材料放热、爆破放热等,同时分析了深部矿井热害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影响与危害,为进行深井高热害区域评价提供了条件。2、采用浅孔测温法对沃溪矿区的岩石原始温度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沃溪矿区的地热增温率;通过类比国内其他矿山地热增温率情况,发现沃溪矿区地热梯度较高,深部热害严重;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测点,建立地热监测系统,为建立深部矿井高热害区域模糊数学评价模型提供了数据来源。3、依据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简明科学性原则、可操作与可量化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深井热源的复杂性,将深井高热害区域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指标层与准则层,并从井下工作人员主观感受角度出发选取了矿井温度等九大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4、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建立了深井高热害区域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对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进行改进,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将标准化方案引入到模糊数学模型中,通过计算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此外,与标准化方案的对比可以验证各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将该方法应用到辰州矿业沃溪矿区的深井高热害区域评价中,对三个不同中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得出评判向量为(0.862,0.777,0.633,0.831),结果表明随着矿井中段位置的不断加深,热害逐渐加重,仅有16平热害状况略好于标准值,深部42平热害严重,不符合井下环境标准,这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可见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在工程应用中推广5、针对现有高热害区域的中段提出了治理方案,提出了通风系统改造与多种排热降温措施,为今后更加有效地治理沃溪矿区的地热灾害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由于锈蚀造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已经成为当今土木工程界的一大灾害,尤其是在造价高、社会影响大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对于锈蚀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土
体外预应力为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一种,因其能降低结构整体造价和提高施工效率,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大量采用,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对现存结构的加固方法.为进一步在国内推广应用体
目前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大都用COD、BOD等常规指标表征,但这些指标的测定具有一定局限性。污水中大多数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芳香烃、双键或羰基的共轭体系,能在紫外光谱区产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低层建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高层、超高层建筑随即产生,这些建筑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也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提出了更高
针对天津地区冬季水源水存在低温低浊、有机物偏高、溴离子浓度偏高的特点,采用高锰酸盐复合剂预氧化,以及高锰酸盐复合剂与氯胺联合预氧化技术,通过小试和中试的试验研究,以达到
FRP筋是由纤维和粘结胶体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因为具有耐腐蚀、强度高、重量轻和耐久性能良好等特点,因此受到土木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我国西南地区,众多水利水电工程正在或即将建设,作为混凝土主要掺和料的粉煤灰资源相对紧缺,这为磷渣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了现实性、必要性。磷渣作为混凝土掺和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用水量逐年增加,而城市供水管网由于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导致水质恶化,带来了许多影响正常供水的问题,因此城市普遍面临着进行给水管网系统优化
在自然环境影响以及交通负荷作用下,铺装层易出现种种病害,这些病害将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和桥梁耐久性。然而,在桥梁设计与现行相关规范中,尚未对桥面铺装层受力特性的系统分析给
冻土地区斜坡稳定性研究是斜坡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随着近年来我国寒区工程的快速发展,冻土区斜坡稳定性成为工程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热融滑塌是冻土地区普遍存在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