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按照不同的生境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群中的新期火山(黑龙山和火烧山)进行了苔藓植物标本的采集,并进行了严格的物种分类鉴定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共有苔藓植物37科、83属、155种。其中,黑龙山有苔藓植物37科、77属、114种,火烧山有苔藓植物30科、63属、103种。反映了黑龙山物种较为多样的特点。(2)通过资料比较,共整理出36个黑龙江新记录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这些新记录的物种丰富了中国苔藓植物地理分布信息。(3)两座新期火山均以北温带成分居多,东亚成分次之,中国特有成分和东亚—北美成分物种数相近且较少,温带亚洲成分和旧世界温带成分极少。说明研究地以北温带为主,兼具浓厚的东亚成分特色,处于半干旱、半湿润的地理气候环境下。(4)新期火山与赛罕乌拉的优势科、属以耐旱性强、生态幅度宽的物种为主,甄峰山以喜阴湿环境的物种为主,且新期火山与赛罕乌拉的物种相似性高于其与甄峰山的物种相似性。反映了甄峰山地处长白山系,新期火山地处大、小兴安岭交汇处,赛罕乌拉地处大兴安岭南侧,后二者区系地理环境相近导致了较高的物种相似性的特点。(5)赛罕乌拉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甄峰山的次之,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的最低,反映了火山爆发对生态及物种多样性的极大破坏,导致生态恢复需要经历漫长且不可跳跃的阶段。(6)两座新期火山林下的物种明显丰富于非林下的物种,体现了处于绝对优势的物种对物种多样性的限制作用;岩缝生物种明显丰富于岩面和土生基质的物种体现了岩缝提供的荫蔽生境适宜苔藓植物入侵、定居的特点;另外,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发生明显受到小生境水分、光照、基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与植被演替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丰富了中国苔藓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信息;增补了我国关于火山地貌熔岩台地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苔藓植物与生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反映不同新期火山的差异性;也为探究物种的演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