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失地农民应得补偿标准为中心,按照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建设性意见。论文三万多字,共分四个部分:一、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概况:包括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定义、特征、建国以来的历史沿革和新时期的立法现状等;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阐述全国征地情况、补偿情况以及在征地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重点解析《宪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民法通则》等其它法律在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三、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包括产生征地补偿问题的深层根源,重点从理论根源、经济根源、制度根源和法制根源等四方面展开;四、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方面依据新出台的《物权法》提出解决征地补偿现实中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制订《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是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立法的关键。“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民问题则是“三农问题”中最突出问题,而失地农民问题又是农民问题中最突出问题。失地农民人数庞大,处境极其艰难。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导致失地农民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相关农民受益太少。本论文正是从这个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论文还根据新颁布的《物权法》有关规定,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国内专家学者和同行的研究成果,提出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即制订《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并设计了该法的基本框架。最后,笔者还提出了该法特别需要明确解决的问题:(一)科学准确地界定公益性用地;(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原则和范围;(三)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具体标准;(四)农村土地征收审批程序;(五)法律责任和法律援助。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也依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