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TSC与CSP相比,为了降低厂房高度,减少投资,采用直弧形板坯连铸,铸坯经过垂直段渐进弯曲成弧形,然后又把已凝固带液芯的弧形铸坯矫直,在这样的弯曲矫直过程极易在固液两相区造成中间裂纹等缺陷。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对薄板坯中间裂纹研究的报道。在唐钢一炼钢现行生产流程条件下,铸坯的中间裂纹使得热装铸坯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最终产品质量。为此对FTSC薄板坯中间裂纹的成因进行研究,为后面的轧钢工序提供优质产品。针对此问题,本文对裂纹处的化学成分做了电镜实验,分析S元素晶间偏析对产生裂纹的影响;运用ANSYS软件,对凝固过程中铸坯内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场进行模拟;对FTSC工艺的弯曲、矫直过程中铸坯发生的应变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1.钢水中的S含量高是中间裂纹产生的内在原因。轶水需经过预脱硫处理,把钢水中的S含量控制在0.010%以下,降低S元素偏析的程度,进而减少中间裂纹发生的几率。
2.正常情况下,铸坯内部的热应力以及弯曲矫直应变是不会导致中间裂纹产生的。但由于存在S的偏析,在这些应力、应变集中下,作用就会超过钢的临界强度,最终产生中间裂纹。
3.如果结晶器液面波动大,钢液卷渣带入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也是造成裂纹的因素之一。
4.虽然FTSC的弯曲、矫直曲线是合理的,但实际生产中扇形段的设备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铸坯的内部质量。导向辊要保持良好的刚性,对中保持较高的精度以及正确开口度等都是防止中间裂纹产生的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