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过渡金属化合物电解水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由于储量丰富、原料易获得和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法包含两个半反应,即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该方法依赖于成本低廉、催化活性高的电催化剂以便提高电解水的反应效率。过渡金属化合物因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催化活性良好等优点,在电解水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单组分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性能提升方面遇到瓶颈。另一方面,传统的粉末过渡金属催化剂需要涂敷在玻碳电极上使用,这会引起电催化剂的死体积、容易聚集等问题,进而导致活性位点减少。因此,单组分粉末过渡金属催化剂性能不足、活性点数目少、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亟需解决。基于此,本研究在多种载体上(碳布、泡沫镍)原位合成多元过渡金属化合物,制备自支撑一体化的负载型催化剂。采用溶剂热或水热反应和后续的磷化或氨气处理制备多元过渡金属磷化物、氧化物和氮化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溶剂热法和后续磷化处理,在碳布上原位合成了Ni Fe P二维纳米片(Ni Fe P/CC)自支撑电催化材料。电化学数据表明,Ni Fe P/CC在碱性OER中仅需281m V的过电位就可以达到20 m A cm-2的电流密度,其Tafel斜率仅为74 m V dec-1,低于Ni P/CC(379 m V和136 m V dec-1)、Fe P/CC(388 m V和85 m V dec-1)、Ni Fe O/CC(336m V和81 m V dec-1)、粉末Ni Fe P(350 m V和108 m V dec-1)以及商业的Ru O2(345 m V和105 m V dec-1)。经过连续OER测试50 h后,Ni Fe P/CC电极的电流密度仅表现出小幅下降。XPS数据表明稳定性测试后的Ni Fe P纳米片表面出现了Ni O或Ni OOH。Ni Fe P/CC优异的OER性能得益于Ni Fe P和Ni O或Ni OOH之间的协同作用,碳布载体起到了保护纳米片活性位点的作用,提升了材料的稳定性。(2)利用水热合成法和Ar/NH3后处理,在碳布上原位合成具有独特纳米线/纳米片结构的Fe Co Ni Cu Mn N五元高熵氮化物(Fe Co Ni Cu Mn N/CC)。所制备的Fe Co Ni Cu Mn N/CC可直接作为碱性HER自支撑电极材料。结果表明,Fe Co Ni Cu Mn N/CC达到10 m A cm-2电流密度时的过电位仅为184 m V,其Tafel斜率为113 m V dec-1。相同测试条件下,Fe Co Ni N/CC、Fe Co Ni Cu N/CC、Fe Co Ni Mn N/CC和粉末Fe Co Ni Cu Mn N电极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220 m V和147 m V dec-1、252 m V和147 m V dec-1、222m V和213 m V dec-1、500 m V和195 m V dec-1,表明多组分高熵氮化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连续50 h的HER测试显示,Fe Co Ni Cu Mn N/CC电流密度一直保持在23 m A cm-2左右,表明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多组分高熵氮化物的协同催化有助于提升电催化材料的HER性能。(3)利用水热反应,结合Ar/NH3后处理,在泡沫镍表面原位合成Fe掺杂Ni3N纳米球(Fe-Ni3N/NF)。Fe-Ni3N/NF电极在OER和HER中达到10 m A cm-2电流密度的过电位分别为277 m V和40 m V,Tafel斜率分别为55 m V dec-1和71 m V dec-1。没有Fe掺杂的Ni3N/NF达到10 m A cm-2电流密度时的过电位分别为376 m V和124 m V,其Tafel斜率分别为97 m V dec-1和144 m V dec-1。而另一方面,达到10 m A cm-2时,Ru O2在OER中需要314 m V的过电位,而Pt/C在HER中需要25 m V的过电位。相对于Ni3N/NF,Fe-Ni3N/NF具有更低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这表明第二组分元素掺杂可以有效改变过渡金属氮化物的电子密度,进而降低反应物的吸附能,提升电解水催化性能和效率。由于这个原因,Fe-Ni3N/NF具有优于Ru O2的OER性能并且其HER性能非常接近Pt/C。(4)在原先合成的Fe-Ni3N二维纳米片上生长Ni0.2Mo0.8N纳米片,形成多级结构的自支撑电极材料(Ni0.2Mo0.8N/Fe-Ni3N/NF)。在多级结构中,小尺寸的Ni0.2Mo0.8N纳米片均匀地锚定在Fe-Ni3N纳米片上。Ni0.2Mo0.8N/Fe-Ni3N/NF电极材料在OER和HER反应中分别仅需要266 m V和40 m V过电位就能达到20 m A cm-2电流密度,而对比样Fe-Ni3N/NF、Ni0.2Mo0.8N/NF和粉末Ni0.2Mo0.8N则分别需要292 m V和88 m V、320 m V和48 m V、450 m V和364 m V才能达到20 m A cm-2。此外,贵金属电催化剂的性能也在本章节的实验中被测试,Ru O2在OER中需要328 m V的过电位才能达到20 m A cm-2,而Pt/C达到20 m A cm-2需要40 m V的过电位。电化学数据表明,Ni0.2Mo0.8N/Fe-Ni3N/NF复合催化剂在OER和HER反应中都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并且经过50 h的稳定性测试后,其电流密度仅略微降低,显示了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Ni0.2Mo0.8N/Fe-Ni3N/NF的全解水测试表明其槽电压仅为1.54 V(10 m A cm-2),具有非常好的全解水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富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特点,煤炭的使用是必然的选择。随着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每年排放大量煤气化渣,且排放量逐年递增。目前,煤气化渣的处理方法只是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煤气化渣是燃煤在气化炉中经高温气化并水淬激冷后形成的一种固废,特殊的形成过程使煤气化渣具有反应活性高、颗粒形貌独特的一系列性质,这为其资源化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固体污染
学位
受海洋附着生物的启发,科研人员已经发展了大量的仿生黏合剂体系,主要包括聚合物、蛋白质、短肽等体系。目前,关于聚合物等大分子仿生黏合剂体系已经被广泛的报道,由于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水下黏附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原因,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构建短肽水下黏合剂成为研究热点。短肽水下黏合剂不仅生物相容性,水下粘接性好,而且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残基类型及协同效应对水下粘接性能的影响。然而,这些体系依然存在许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肝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分子和细胞过程的动态过程。作为构成肝脏非实质细胞的两大主要成分,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在肝硬化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LSECs构成肝血窦壁,因此在各种损伤中最先受到影响,从而参
学位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牙齿、咬合及面容的协调关系,正畸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目前,固定矫治技术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核心装置为正畸托槽及弓丝。在众多正畸材料中,不锈钢因其低成本、高刚度等优点而成为正畸治疗中托槽和弓丝的常用材料。正畸治疗中大多数情况,我们需要弓丝和托槽之间的摩擦力尽可能小,这将有利于矫正过程中牙齿按设计的方向和速率进行移动,最终达到高
学位
<正>碳排放交易权通过控制与交易CO2排放权,可有效降低社会减排成本。针对国内外碳排放交易业务研究现状,分析碳市场运行机制,并根据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关系,研究国网公司参与碳交易业务现状与必要性研究,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与建议,促进碳市场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本研究以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H9c2心肌细胞和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小干扰RNA(si RNA)和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527进行干预,观察人参皂苷R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主要研究如下:1.人参皂苷Rc对OGD/R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c对OGD/R损伤H9c2心肌细胞
学位
近年来,一种名为“冷烧结”的新型低温烧结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引入瞬态液相和单轴压力,能够将陶瓷的烧结温度降至350 oC以下。这种绿色节能的烧结方法不仅能够避免陶瓷颗粒的过度生长,还为众多易热解材料的致密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冷烧结中主要的致密化机制是陶瓷通过“溶解-沉淀”过程消除颗粒间孔隙。该机制要求材料在添加的液相中具有一定溶解度,然而许多
学位
吲哚、喹啉及其衍生物均为十分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核心的分子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发展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用于其特定的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实现吲哚选择性C-H键功能化(如硼烷化、硅烷化),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吲哚类化合物的结构范围,得到更多灵活多变的分子砌块。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催化体系仍以过渡金属为主,相比之下高效的非金属催化体系则有待进一步开发。为了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学位
云与环境空气之间的湍流夹卷混合过程对云的辐射效应、气溶胶-云相互作用以及降水过程都有重要影响。然而对夹卷混合相关物理过程认识的不足阻碍了夹卷混合机制参数化的发展。比如夹卷混合机制对水平采样尺度与垂直高度的依赖性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导致夹卷混合机制两个经典理论模型长期处于分离状态。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飞机观测资料、数值模式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层积云中夹卷混合过程的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探讨了夹卷混合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材料科学的地位日益增高,其中,发光材料在通讯、医疗、环境等方面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并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发光材料以聚集形式(固态)存在,而传统的发光分子却具有聚集态淬灭荧光的劣势。2001年,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问世,从根本上解决了荧光淬灭的难题,并提出了新的固态发光材料设计理念。目前,AIE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