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国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都证明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然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涉及到众多的行为主体,消费者作为可追溯农产品的使用主体,他们对可追溯农产品的需求、认知、支付意愿等行为是推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动力,内在规定了可追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深刻影响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政府的制度安排。可见在农产品追溯体系中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对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针对这一体系的制度建设上,主要从生产者和政府这两个角度出发,与国外相比对消费者行为对追溯体系的影响的研究显得不足。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上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等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普遍规律及消费者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影响。其次在实证层面上,以宁波市消费者为例,研究他们的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影响,并试图提出引导消费者行为和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感知程度和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很高,这是实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最直接的动力。(2)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不高,这影响了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需求、接受度和购买行为,会阻碍可追溯农产品体系的建立及推广。(3)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主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直接影响着生产企业实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也影响企业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标准。(4)消费者使用可追随农产品后的体验和反馈是监督企业行为的重要力量,是逐步完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有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