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后常易出现吞咽障碍,其发病率约占45%,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其主症,常因误吸入异物导致肺部感染,甚至死亡。在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报道中,目前鲜有选取督脉经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报道。督脉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以及脑病病理密切相关。督脉具有总督诸阳的经络功能,针刺督脉穴位对大脑的生理功能有重大影响。在病理方面,许多现代研究和动物试验表明,针刺督脉经穴能减轻脑缺血时脑功能的损伤,促进缺血后再灌注时脑功能的恢复,调节脑组织内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量,有利于保护脑缺血后脑神经元;针刺“人中”、“百会”对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有积极影响,在不同的动物脑缺血模型上已观察到针刺督脉穴位的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选用目前国际通用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法作为对照组,从而保证了本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性。目的:本研究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和统计方法,通过选取头颈部督脉要穴,应用督脉电针,用“通督调神”的针灸处方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通督调神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寻求有效的针灸处方,探求“通督调神法”组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一步验证督脉与大脑间的密切联系,从而确立通督调神针刺法。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病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严格按照国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制定。按随机数字表编号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组)和对照组(吞咽训练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治疗,包括营养脑细胞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法针刺,即取督脉在头颈部的要穴(风府、哑门等),采用电针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国际通用的吞咽训练方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和分级,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VFS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2.00±1.26,治疗后为6.83±2.90,对照组治疗前为2.57±1.41,治疗后为5.60±2.94,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值经t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治疗组治疗前3.17±0.65,治疗后为为1.20±1.16对照组治疗前为3.03±0.61,治疗后为1.60±1.28,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值t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后疗效评定,治疗组治愈率为36.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经Redit检验,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治疗组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结论:1、“通督调神法”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VFS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程度优于吞咽功能训练组。2、“通督调神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吞咽功能训练组。3、“通督调神法”的针刺处方对机体的整体调理性强,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4、通督调神法”的针刺处方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性高、整体调理作用强、简便易行的穴位选择,在临床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