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股利的分配由于其复杂性,已被列入公司财务的十大难题之一,更有学者将其称为“股利之谜”。股利政策不只关系到公司各股东的经济利益,也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股利政策的形成是不同利益群体合作或竞争的形势博弈的结果,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各利益群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各方学者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迄今为止,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未达成一致。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我国上市公司作为蓬勃发展的力量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乃至是世界舞台上中占用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股权结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影响方面的相关关注则较少。笔者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以“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题目,以我国上市公司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经验数据为基础,描述我国上市企业的相关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状况,检验并试图证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深入分析原因,以期丰富相关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本文从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对后文进行了铺垫。本文的选题背景: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促使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机制不成熟,发展时间较短,使得我国的股权结构十分特殊。为了改善由于股权分置导致的问题,‘我国于2004年5月逐步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随着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到2011年我国将逐步实行全流通。研究的意义是为了弄清楚这一巨变引发了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哪些深刻变革?对上市公司有哪些影响?为广大投资者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从而更好的规避市场风险;透视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的为完成股改提供有效的建议等。研究的对象有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和股权分置改革。研究选取的方法是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创新点包括研究内容的拓展,即选取的变量更加丰富,包括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本规模、每股现金股利、非流通股比例、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比率、每股现金流、成长能力、每股净资产等变量;更侧重分析了股改前后股利政策不同状况的对比,明晰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股利政策理论,股利政策理论分为古典学派和现代学派。古典学派包括:股利无关论、股利效应假设理论、税差理论;现代股利理论包括:追随者效应理论、行为学派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股权结构理论。在介绍完相关规范理论后介绍了股利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最后对以上相关文献做了综合评价。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及产权理论、效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理论;其次介绍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制度背景;最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制度背景从股权的流动性结构、股权的持有者身份结构、股权集中度结构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阶段股权结构。第四部分对我国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首先根据相关数据编制了沪深上市公司各年度派现、送股和转增比例及股息率情况表、1998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融资情况、净利润情况对比表、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比率表等表格,清晰的揭示了从98年起我国上市股利分配等情况,通过表格可以清楚的看见我国股利变化的走势,并且结合以上表格对我国股利政策历年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根据上文提到相关理论和文献以及我国股利政策变化情况提出了四个假设。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本规模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正相关关系;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流通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正相关关系;假设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假设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其次介绍了选取样本的过程:样本选取了沪市A股:301号股票——从中选定约200支股票(除掉ST、*ST以及B股以及金融类股票);深市A股:600号股票——从中选定约200支股票(除掉ST、*ST以及B股以及金融类股票)。总共选定384支股票,共有230支深市股票,154支沪市股票,除掉了ST、*ST以及B股以及金融类股票;再次进行变量设计,研究中的变量主要包括被解释变量——每股现金股利;解释变量——股本规模、非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控制变量——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比率、每股现金流、成长能力、每股净资产。然后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最后根据上述的分析得到相关结论:(1)股本规模对于股利政策的影响,即股本规模越大的公司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2)非流通股股东所占比重越大,公司越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3)股权越集中,发放现金股利越多;(4)制衡度对于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不明显,原因在于股改前控股股东的优势更加明显,在控股股东比例大时,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几乎无法实现制衡,对第一大股东的行为没有实质的影响力。而在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更显著时,控股股东地位不那么明显时,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可以发挥更大的监管作用,因而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有负向的影响。第六部分为总结部分。首先根据第五章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综合阐述,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股权结构原有特殊性得到改善,股权结构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因而得出股权结构安排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企业的股利政策效率与效果的结论。其次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本文未能区分控股股东的特性,从控股股东的身份考察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由于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其利益取向存在差异,而本文将其放在一起考虑,未加以区分,因而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根据我国股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机制约束,改善总体法律环境,以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政府应通过立法形式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监管;正确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保持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本文的贡献在于:(1)相比前人的研究背景,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时点,将股改前后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的辨明股改的重要作用;(2)在实证分析时,选取了2003年——2008年共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经过筛选共有10368个样本之多,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样本的代表性差异,也能比较全面的展开研究。(3)本文编绘引用了大量的表格和图形,可以强有力的证明本文的结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时间、精力的约束,本文样本公司仅限于沪深两市中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而未考虑发行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2)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上搜集资料的难度,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漏、甚至以偏概全的情况,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不足和遗憾,还望各位老师和专家不吝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