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西方在中国传播的工业经济思想是融合了工业生产思想、工业化思想、早期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知识集群,是与发展工业生产、推进社会工业化相关的经济思想,具体可包括工业生产思想、工业规划思想、工业管理思想、工业建设与发展思想等。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但了解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即是了解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渊源,而梳理各阶段的传播内容与效果也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工业化路径选择的内在逻辑;同时,关于该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研究亦是西方经济学说在近代中国传播研究的重要构成;此外,总结近代中国学习、实践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过程与得失可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因此,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这一课题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内容和特点。文章根据传播理论及不同时期历史背景的差异,同时结合政治局势在特别时期对社会学术思潮发挥的导向性作用,将传播的过程划分为传播的滥觞(1840-1894),传播的发展(1895-1934),传播的高潮(1935-1949)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以具体的传播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个体,辅以传播主体及传播载体的变迁为背景,在总结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各阶段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在滥觞阶段,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并不直接,主要以挑战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而体现。在此阶段,近代中国学者提出发展工业的要求,为工业意义进行辩护,同时开始进行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由此皆可印证西方的工业发展模式与工业经济思想己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影响。除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间接传播外,国人学习西方的目的性强,传播过程夹杂着新旧思想的斗争皆为此时期的传播特点。在发展阶段,传播主体与传播载体大大丰富,在结束与传统思想的最后斗争后,工业基础知识、工业管理思想、产业组织思想、工业规划与工业指导思想相继传入中国。此时期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在传播内容上偏重微观层面,且传播的时效性、理论性均不够理想,但是它已经出现了具有不同研究领域的分支思想,相对第一阶段将所有工业思想混为一谈的情形有了很大发展,呈现出工业经济思想的初级框架,为而后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及中国本土工业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高潮阶段,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为西方经济思想传入的多样性及时效性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除了对西方已有理论的直接学习外,在第三阶段近代中国学者也开始大量的从西方工业化道路中寻找蕴含的工业经济思想。此外,前苏联的工业化思想及工业模式也因前苏联在实际工业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果而被近代中国列为学习目标。具体在内容方面,此时期传播的思想主要可总结为工业统制思想、工业结构思想、工业发展思想、工业布局思想以及前苏联的相关思想。第三阶段传播的主要特点有:各分支的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进一步细化,引进的工业思想主要集中在宏观规划层面,西方的工业经济思想已逐渐不能满足中国的现实需求。
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对近代中国在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中国本土经济思想的发展方面,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的直接结果就是使中国产生了工业化思想。西方思想从与中国传统思想斗争开始,一直伴随着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建立和发展,而到近代后期,逐渐因经济背景差异导致适用性较低而降低了对中国学者的吸引力。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皆因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入而推广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政策,特别南京国民政府还效仿西方施行了统制经济政策,其制定与实施过程都丰富了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理论与经验。在经济发展方面,得益于工业政策的制定和民间对西方工业发展的学习与模仿,近代中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新式工业,同时工业产值、工业结构与工业布局都发生了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而后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起点,对国家的发展规划也将产生影响。因此,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对中国近代乃至当代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研究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情况,可以为理解并探讨当前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问题提供启示,文章在最后一部分也对此进行了简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