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老年健康,相关的理论成果也颇为丰富。本文以明晰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健康差异为切入点,着力研究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寻求降低老年人健康恶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2002年和2005年在全国开展的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认知功能、慢性病和健康自评四个健康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解析。以往的研究多以某一健康维度为中心进行多因素分析,侧重分析多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属于多对一的单向作用,无法全面呈现各个健康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跳出这一模式,将上述四个健康维度放在平行的位置上进行研究,每一个维度既是影响因素,也是研究对象,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交互的。这一研究模式能够更清晰地揭示老年人健康不同维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呈现出老年健康状况发展变化的全景图。 与此同时,本文应用潜变量线性增长模型的统计方法,不仅对整体的增长趋势进行分析,而且就增长趋势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将测量水平分析和个体水平分析结合起来,着重分析不同健康维度的初始状态及下降速度以及健康不同维度的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通过控制某些健康水平下降风险大的因素来减小健康恶化风险的目的。 与以往的数据相比,该纵向追踪数据样本量比较大,调查对象既包括低龄老人又包括高龄老人,因而既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又可以清晰的呈现同一批老人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从而有利于揭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诸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总体看来,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增龄与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且增龄对女性生活自理能力的负面影响比男性大。与此同时,认知功能与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正相关,认知功能损伤会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损伤对城镇男性老年人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然后依次是城镇女性、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 (2)城市老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健康寿命要长于农村老人,但后者的健康预期寿命增速却优于前者。这反映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城乡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城市老年健康保障的硬件和软件均优于农村,其健康水平高于农村老人。另一方面,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农村的生活、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农村老人的健康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考虑到城市与农村的不同特点,城乡老年健康保障工作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在农村,我们需要加强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在城市,则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3)良好的婚姻状况有利于老年健康,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对老年人健康的保护作用大小排序,依次是在婚、从未结婚、离婚或丧偶。可以看出,离婚或丧偶对于老年人的打击最大,具体表现为:离婚或丧偶的老人比在婚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风险大,且离婚或丧偶的老人健康自评最为消极。 (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认知能力均在下降,但是下降速度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人的智力构成有关,人的智力可分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液态智力与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相关,人进入高龄后,生理机能迅速衰退,液态智力也随之较快减退。与此相对,晶态智力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发生明显的减退。这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认知功能的衰减与年龄增长并不同步,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可以加强人的晶态智力,缓冲认知功能的衰减,而且这种晶态智力的增长是人力可为的,这也为认知储备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认知储备的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充分利用老年人知识和经验的优势,有效的发挥晶态智力的潜能,弥补无法挽回的液态智力的损失,从而使老年人能够在整体上保持正常的认知功能。 (5)职业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从事复杂劳动的人能够保持较好的认知功能,而从事简单劳动的人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复杂劳动者比简单劳动者耗费了更多的脑力劳动,也需要更好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使大脑得到更多的锻炼,提升了认知水平。要想保持良好的认知水平,适度的大脑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6)慢性病方面,农村老人患慢性病的情况总体上要好于城镇老人,纵向数据分析表明老年人患复合慢性病呈上升趋势。 (7)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方面的变量均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自评。就社会人口学特征来说,高龄老人比低龄老人健康自评更趋于消极,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积极的健康自评,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对应着更为积极的健康自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老人的健康自评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认知健全的老年人倾向于积极的健康自评。 (8)心理健康不仅是老年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与老年健康的其他维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研究显示,消极的心理状况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其中对女性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此相对,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健康自评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酌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认知评价和应对老年期的各种生活应急事件,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9)城市老人健康自评维度的初始状态与生活自理、认知功能和慢性病三个维度的初始状态均存在显著相关,这反映城市老人的健康自评标准较高,对于健康的要求也相对苛刻。与此相对,农村老人健康自评维度仅与生活自理相关,这反映出了农村老人较低的健康标准。 (10)慢性病下降速度对于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这一点与城市老人不同,后者的生活自理下降速度和慢性病下降速度并不显著相关。这一点可能与城市的优越条件有关,患慢性病的城市老人能享受良好的医疗和护理,还可以利用医疗保健器材来取代某些人工护理,从而在器材的帮助下“恢复”一些自理能力,而农村则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慢性病对农村老人自理能力的冲击也更为强烈。 诚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本文对于余寿质量的分析中虽然考虑到了老年人心理方面的因素,但由于受到问题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思维局限性的影响,本研究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差异和影响因素还未得到全面和充分的挖掘。 (2)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紧密联系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的护理照料问题,这也是该领域的一大难点。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而没有在老年护理照料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这不仅要深入了解造成老年人残障的医学知识还要对未来照料资源进行预测,这项研究对实现健康老龄化有深远的意义,但由于精力所限未能对此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