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辅体及其接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yh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国辅是唐代诗坛一位不容忽视的诗人,唐代几个重要诗歌选本皆选其诗,且数量不少,可以说明崔国辅在当时诗坛地位不低。而后代以“崔国辅体”为题的诗歌存三十余首,从唐至清绵延不绝;明代极具影响力的批评家高棅也将其称为“五绝正宗”,可见崔国辅诗歌在后世的影响也十分长远。但由于崔国辅无别集传世,《全唐诗》录其诗仅41首,数量不多,故一直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现有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本文分四章,从崔国辅本人作品入手,以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对崔国辅的评价“婉娈”为中心,推及与其相关的创作与批评,循序渐进地对崔国辅诗歌及其接受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崔国辅的生平、交游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其在唐代文人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同时整理了崔国辅诗歌文本流传的情况,以便于后续分析的开展。第二章开始详细分析“婉娈”二字的具体含义,就诗歌的整体风貌着手,从题材、风格、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分别对崔国辅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在题材上,崔国辅存诗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且重点抒发这些女性的“怨”情;就风格而言,许多诗作都表现出清新流畅的六朝乐府韵味;从表达方式来看,崔诗常“从对面说”、“从旁面说”,曲折委婉,具有含蓄不尽的意味。第三章针对后世出现的“崔国辅体”诗歌的创作现象,梳理了“崔国辅体”从产生到流行的具体脉络,发现“崔国辅体”因受韩偓“香奁体”、高棅《唐诗品汇》的共同影响而得以流传,并总结出清代基本定型的“崔国辅体”通常具有闺怨题材、五绝形式、表达含蓄、乐府韵味四个特点。最后一章纵观由唐至清的崔国辅接受历史,分析其在唐、明清接受较为兴盛而宋代低沉的原因,探寻历代接受中崔国辅诗歌受到重视的特质。
其他文献
“听、说、读、看、写”五项技能是英语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其中,写作一直被视为最繁难的一项,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英语写作耗时低效的特点,故很容易被师生在日常英语练习中所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逐渐被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潜在的积极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句酷批改网系统在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真实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调控酒精诱导炎症因子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rat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PC12)细胞的表达及中枢神经系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作为深水海底扇沉积的重要场所,陆坡微盆地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前人针对深水海底扇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城市孕育了人类生存发展,记录了不同时期古老文明,积累了人类生存智慧。在历史长河中,大多城市都伴随着开源、发展、成长、繁荣、衰退,更有甚者直至消逝。基于此,以记录城市历史为要旨,挖掘城市文化、艺术、教育、城建、科技等多边资源的“城市记忆工程”应运而生。发展至今,我国共有127个城市和地区相继开展这一工程,为构建我国城市历史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囿于人力、资金及单一主体等主客观条件的
学位
化工英语是科技英语的重要分支之一。术语多、词汇专业性强和背景知识复杂等特点使得化工类文本的翻译成为了一个难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翻译行业的蓬勃发展,以Trado
目的:探究在鼻息肉中EGFR和VEGF表达程度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并分析EGFR和VEGF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鼻息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跨行政区协同治理,已成为我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为探究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改进路径,本文在分析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在裂解气管路中用于保护测温装置的热电偶套管因旋涡在套管两侧周期性地脱落,导致施加在套管上流体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诱发套管振动产生疲劳破坏。且在管路运行初始时刻,由于高温气体的冲击,套管壁面与流场环境温度变化不均,导致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循环同样也会引起套管的疲劳破坏。针对热电偶套管在应用中经常发生的损坏现象,本文以提高热电偶套管的安全性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热电偶套管进行基于双向热流固耦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
随着我国关于创新型国家的提出和发展,全面提升大众科学素养成为时代必然,科学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与此同时,新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科学技术馆的公共属性不断延伸,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认可。科学技术馆作为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应发挥教育内容、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公众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需求,推动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而展品作为科学技术馆核心资源,在其发挥发挥教育功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