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比较正常咬合与错牙合时牙颈部的应力分布,进而探讨应力疲劳在牙齿楔状缺损形成过程的作用,寻求牙齿楔状缺损的病因。选择一颗近似标准的人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经牙CT扫描,应用ODViewer软件读取牙CT数据,转换成BMP格式的图像文件,通过半自动的方式将BMP格式的图像文输入MINICIS10.0软件进行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重建并优化,优化后的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9.0有限元软件,形成实体模型。经网格划分后,整个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共产生了15855个节点,10337个单元,6545个自由度。在建立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加力,实验一(正常牙合)共有3个力作用于咬合面,分别作用于颊尖的腭斜面,腭尖的颊斜面和舌斜面,模拟正常咬合时牙齿的受力情况。实验二(错牙合),力加载于舌尖的颊斜面,模拟牙合干扰或有早接触时牙齿的受力状况。在分析过程中,加载了相当于日常咬合时大小的力100N。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一中,大量的压应力集中在颈部的牙釉质和牙本质上,拉应力主要集中在点隙裂沟系统及颊尖的颊斜面。颈部区域的理论峰值在-7.78MPa到+1.072MPa之间。在实验二中,大量的压应力集中在舌侧牙颈部的牙釉质和牙本质中。张应力主要集中在点隙裂沟的牙釉质内、颊尖的颊斜面及颊侧牙颈部的牙釉质中。理论峰值为舌侧区-26.77MPa到颊侧区的+15.975MPa。该研究揭示了牙合 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两者相比,非正常牙合 在牙颈部所产生的拉应力远远高于正常牙合 所产生的拉应力,并且可能就是楔状缺损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