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之下,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高中生也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因此高中生也就成了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人际容纳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和保护因子,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从家庭角度出发,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人际容纳水平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特征的影响,发现了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的人际容纳和人格特征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高中生人际容纳内在机制,即人格特征在其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高中生人际容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人格特征量表》、《人际容纳-拒绝量表》对四川省三所高中的475名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20和AMOS21.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父母较少地采用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较多地采用过分干涉、否认拒绝、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在高中生的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宜人性均水平较高,人际容纳的总体水平也低于中等水平。(2)父母教养方式在男女、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这四个维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在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容纳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和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3)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神经质除外)和人际容纳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人际容纳和人格特征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性可以正向预测人际容纳。(4)开放性和责任性在积极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容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在消极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容纳中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人际容纳。又可以通过开放性、责任性间接影响高中生的人际容纳,即在积极教养方式与人际容纳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负向高中生的人际容纳,也可以通过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影响高中生人际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