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窗——论绘画作品中的灯光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灯光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首先通过比较烛光与灯光,这两个贯穿于几百年来艺术作品中的人工之光,它们在表现形式上的共性与差异性。具体分析文森特·梵高,爱德华·蒙克,皮埃尔·博纳尔,爱德华·霍珀,勒内·马格里特,卢西安·弗洛伊德六位艺术家的用光特点和对光源的理解,以及灯光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人文社会交织在一起的变化;探讨灯光在绘画中对可见世界的照明与不可见世界的解蔽。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了古典油画中的烛光和现代绘画中的灯光的表现方式和精神追求的不同。第二部分具体研究现代艺术绘画中的灯光的表现,并从作品中灯光的表现中揭示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环境下的思想状态。  第一部分分为三个章节:按时间顺序先从对古典绘画作品中烛光的表现来讨论在作品中烛光的表现形式上对光影的重视和主观精神性。途经印象派开始单纯地追求客观世界纯粹视觉的光,抛弃明暗,从而进入现代主义的灯光。最后从灯光的时代性比较古典绘画作品中的烛光与现代绘画作品中的灯光在神性和人性中的差异,进而解读灯光体现去神性和面向人的意识的进程演变,以及灯光自身在作品里的隐喻与解蔽作用。  第二部分分为四个章节:从灯光的解读作用,灯光的隐喻作用,灯光对时代环境的揭示和境域中的灯光四个方面研究绘画作品中灯光的特点。在代表性的作品中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用光的方式,灯光的处理,灯光的表现;进而揭示艺术家的风格特征。通过探讨这几位艺术家通过对灯光的表达,呈现他们对隐秘世界的理解。作品中的灯光照亮被遮蔽的存在之物,揭示不可见的隐秘世界。它也携带了现代人崇尚客观理性的意识,它以最普通的形象,传递艺术家心灵深处对世界的认知。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新课程是教育部为了使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特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于1999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于2001年正式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