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金装饰技法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金”工艺又称“切金”,是我国古代工匠开创的贵金属装饰工艺之一,以精美华丽而著称。为了提高金箔的韧性,通过热熔法将多层金银箔叠堆并熔合为一张,然后将其精细地切割并贴饰在器物、绘画作品中。这种独特精致的金饰工艺技法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在各类佛教饰品中刻画出金银等金属图案,譬如佛像头冠、服饰及缨络等主要部分,伴随工艺的日渐完善成熟,运用在各种生活日用器物的装饰也日益普及。据相关文献记载截金工艺技法大约起源于五代十国的南北朝时期,在敦煌石窟隋代壁画中,就可找到截金工艺应用的踪迹,唐代时期的壁画中可发现截金工艺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然而自宋代以后,我国的佛教造像与绘画作品中却很少发现截金工艺的运用,表明在唐代盛行的截金工艺技法未能流传下来。但此种工艺却在唐代伴随文化交流而传入日本,时至如今仍在流传,在当今日本有着“终极的金工艺”之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学习截金艺术技法的技术特征,分析截金的材质用法、装饰纹样、艺术形式,以及截金中的文化容量和当时的大环境中特殊器物的装饰特点,对创作及应用进行尝试。从宏观上,探讨了截金的独特技法创作,图案纹样,材质分类的艺术形式;从微观上,观察了当代截金装饰艺术所呈现的截金发展形态,引发我们对传统工艺的新思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文章概述部分对截金装饰工艺做出了较为详尽的定义,并探究其产生背景以及不同时期中日传统截金艺术的概括;随后对截金的工艺技法与图案装饰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具体的截金装饰工艺器物来分析现代截金装饰艺术的应用价值,并探究其在当今日本工艺品中的运用情况及其艺术价值。文章最后一部分阐述了笔者的整个毕业设计,用古琴采用截金装饰技法来展现截金装饰工艺在古琴装饰中的具体应用。本文结合中日各类资料对截金装饰工艺进行探究,较为系统性的梳理了截金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结合现代各类截金工艺作品更为直观的展现了截金装饰艺术的发展现状,使人们对此截金装饰工艺技法的贴金流程有了更加准确的认知,以便在后续的截金装饰创作中制作出更为细腻的截金饰品,并且展望截金装饰工艺的传承和发扬,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截金工艺之花开得更加璀璨绚丽。
其他文献
在高职学校课程设置中,美术设计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中包装设计既是美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衡量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认真开展高职包装设计课程
1免疫制度建立1.1疫苗验收品控对疫苗验收、免疫接种进行监督检查,任何人不得阻拦,不得隐瞒不报。进场疫苗包装需经过喷洒消毒方可入场。1.2疫苗质量确认确认功效:注射后定期
歌剧《赵氏孤儿》国内目前有两个版本,其中之一便是由莫凡编剧、作曲,山东歌舞剧院制作演出。这版(《赵氏孤儿》于20 11年首演。时隔3年,莫凡歌剧《赵氏孤儿》再次以音乐会版
人类的建筑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内在地包含着伦理问题。本文以广西干栏式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其演变进程、揭示其与壮族人民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内在联系,研究承载和蕴含在建筑形式之中的伦理意蕴,从而为繁荣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留住壮族人民乡愁、保护传承壮族建筑文物、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启发和伦理支撑。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在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聚焦于广西壮族
In the early 21 st century,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created an excellent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banking industry,which realized the collectiv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Ho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