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兔肾VX2瘤模型的价值,并与术中组织块包埋法相比较;观察兔肾VX2瘤的生长状况、回声类型、边缘征象及血供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为肾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提供前期的动物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用新西兰兔66只,2.0~2.5kg/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混悬液注射组58只,术中组织块包埋组8只。瘤株种类为VX2鳞状细胞癌,麻醉用药为速眠新注射液(846)。将传种兔肿瘤团块分离、剪切成大小约1mm3的组织块,加入生理盐水并制成组织块混悬液。超声引导下推注0.1ml刊混悬液于58只兔的左肾皮质内;另8只兔手术暴露左肾后,将1mm3生长旺盛的组织块置入皮质内。采用美国产Acuson Sequoia512型彩色电脑声像仪,附属超声工作站装有视频密度定量专用软件,于种植后第7d、10d、14d、17d及21d行超声检测,然后处死实验兔行尸体解剖,获得兔肾VX2肿瘤标本后行HE染色切片。 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混悬液注射组的58只兔中,56只的左肾皮质内有肿瘤生长,种植成功率96.55%;术中组织块包埋组的8只新西兰白兔中,4只的左肾皮质内有肿瘤生长,种植成功率50%,统计学处理相差显著;另外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混悬液注射组中有3只出现腹壁种植,占3.4%,术中组织块包埋组有2只出现腹壁种植,占25%。接种后7d、10d、14d、17d及21d,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悬液注射组肿瘤最大径分别为0.59±0.19cm、0.86±0.26cm、1.11±0.36cm、1.39±0.49cm及1.78±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了Icm,术中组织块包埋组为 0.55f0.13 cm、0.92i0.28 cm、135士0.30 cm、1.51士 0.18 cm及 1.82土 0.24cm,均与种植时 l司呈正相关,组间差异 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两组模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无差别。肿瘤的内部回声 大致可分为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 3类,其中高回声 11个、等回声 24个、 低回声21个,随着肿瘤的生长其回声类型可相互转变;边缘回声可分为“声 晕征”、“牛眼征”、“光轮征” 3类,其中“声晕征” 31个、“牛眼征” 8 个、“光轮征”17个,边缘回声类型与肿瘤的大小无关:肿瘤内异常血管 的检出率随着肿瘤的增大而提高,动脉血流检出时间早于静脉血流,统计学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刀5)。在组织病理学水平上,肾 VXZ瘤的回声强弱 主要与肿块内瘤细胞变性坏死灶形成、纤维间质成分多少、血窦的扩张有关。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兔肾VX。瘤模型,在生长 状况、组织病理方面与术中组织块包埋法无差异,但在种植成功率、减少针 道种植、节省操作时间及实验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兔肾VXZ瘤的生长 状况、回声类型、边缘征象及血供变化的动态演化大体符合临床肾癌的一般 超声表现特点。该种植瘤超声征象随肿瘤的进展而逐步体现,基本符合肿瘤 侵袭的定义特征,该动物模型可用于超声对肾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观察。本 实验虽属临床前期的动物研究,但肿瘤直径多<scm,其超声常规指标的动 态观测将有助于临床小肾癌的诊断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