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部门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物质也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由于人们的大量采掘,环境资源不断被消耗。而且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的过量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经济方面体现了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需求的满足,但是对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并没有被体现出来。物质流账户定量的描述了环境的压力和状况,它以物质的重量为单位。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研究可以讨论地区或部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各省农业部门1990年、2000年、2008年的数据的分析,建立了这三年中国各省农业部门的物质流账户。并通过引入空间计量经济的概念,探讨了各省农业物质流指标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首先对物质流思想的来源、理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以及空间计量相关概念等做了简要介绍。探讨了物质流的分类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中国农业30个省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别建立了中国30个省农业物质流输入指标、输出指标以及主要的衍生指标账户。利用Arcgis和GeoDa等空间计量软件,选取1990年、2000年和2008年的物质流账户对30个省各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建立了环境库兹列茨曲线。文章的最后,对本文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并对做出了进一步展望。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从空间性来看。我国农业物质流账户的DMI、TMR、DPO、TDO、IMC和MP在图形上显示为空间上的集聚,且存在空间正相关性。这种空间正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强的趋势,特别是物质的输入指标DMI和TMR。表明各省份之间的环境状况在空间上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某一省份环境状况必然对周围省份的环境状况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逐年增强的。(2)从EKC曲线来看。物质输入指标,DMI在2000年和2008年都显示呈现“N”型;TMR在1990年呈现倒“U”型,2000年呈现“N”型,2008年TMR直线上升。总体上看,物质的输入不满足EKC曲线的良性发展特征,我国农业物质的投入过大。物质输出指标,DPO在2000年呈现“N”型,2008年DPO呈现“U”型;1990年TDO呈现倒“N”型,2000年呈现“N”型,2008年呈现倒“U”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