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中叶,王力、张世禄等先生就指出,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是短语的词汇化。一直以来,这个观点在学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渐为成说。由于以往选取的研究材料都是随机性的,从来没有、也很难做到对一些特定的材料如断代的材料,专书的材料等,进行穷尽性的研究,因此,这个结论只是停留在观察印象的层面,它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刻画了汉语词汇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还有待更加细致深入的论证。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滥觞于先秦以远,迁延至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转型期的东汉朝,双音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本文截取这个汉语转型期的一段共时材料——道教元典《太平经》,以本经中高频复现的双音词和双音短语为研究对象(暂时主要以本经中复现率最高的前100个词例为研究对象),对作为这些双音词历史来源的双音短语和本经中既有双音短语的词汇化流变进行历时的踏勘,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双音短语词汇化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做出客观评估,对双音短语词汇化的某些未曾引起学界重视的动因、机制和规律做出理论条陈。全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词例分析,穷尽考察本经中高频复现的100个词例。首先根据它们在本经中意义是否曲折化、词形凝固的等级、语法功能是否具有词的性质等,把它们区分为双音词、双音准词和双音短语,并参证《太平经》的共时语料,如《汉书》、《论衡》以及东汉佛典等,验证这些词例的性质;接着,对全部词例按照传统的句法结构关系分类,穷尽考察相关词例是否成词、成词的不同路径等基本事实。第三章是双音短语词汇化的理论阐释,主要比较词与非词、成词的短语路径与词法路径、准词和典型词在不同历史时段的数量差别,藉此评估双音短语词汇化这一语言现象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发现,汉语双音词有两个主要来源:短语词汇化与词根复合法,而经由短语词汇化变来的双音词在词汇总量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以本经100高频词为例,具体数据是:来自短语词汇化路径的双音词占本经100词例的15%;来自短语词汇化路径的双音词占可解释成五种基本句法关系的全部结构的25%;包括句法结构、跨层结构在内的来自词汇化路径的双音词占本经100词例的27%。这与以往认为双音词绝大部分是由短语固化而来的成说大相径庭。而且,有很多公认的来自短语的复合词,如“妻子”、“月亮”等,尽管这些语言单位在汉语史上确实有过用如短语的情形,但那些短语与同形的复合词之间并不存在衍生关系,它们只是偶然同形,这些词其实是通过词根复合法直接黏合而成的。词汇化理论可以涵盖句法结构(如“不及”、“不能”、“不足”等)、跨层结构(如“以为”、“所以”、“以来”等)的成词现象,但认为双音词的来源主要是短语的词汇化,则夸大了词汇化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所实际产生的作用。黄廖本《现代汉语》说,“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这是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观察的结果,但于汉语史也是适合的:汉语的双音词,多数都是由两个词根语素直接黏合而成的,中间并没有经过短语的过渡阶段。本文还对五种不同类型短语发生词汇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这个可能性存在很大的类型差异:凡是那些不能实现语义即时融合的结构,都无法通过词法路径在线(on-line)成词,它们都具有发生词汇化的可能性;同时又由于语义融合的困难,最后完成固化成词的终究只是少数。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述补结构是谓词性的,具有较强的陈述性质。而陈述过程的完成,必须凭藉至少两个构成语素在语义上的关联才能实现,因此,这三类结构构成语素的指称性很难衰减,其短语性质很难改变,它们也就很难通过词法路径直接黏合成词,是倾向于通过词汇化路径成词的结构类型。联合短语中,倾向于选择词汇化路径成词的,只有不易即时黏合成词的反义联合类;类义联合类有少数情形,比如像量词短语等一些特殊类别的类义联合短语,可能发生词汇化;而同义联合结构能够即时黏合成词,不存在出现词汇化的情况。绝大部分双音偏正结构都是体词性的,它们在现实的语境中一经出现,多是即时“命名”的结果,应该视为表达一个专门概念的复合词,这部分词没有经过词汇化的改造:可以解释为定中式偏正结构的复合词,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词汇化的结果;状中式偏正短语是谓词性的,这在偏正短语家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有一定数量倾向于发生词汇化。总之,所有经由词汇化路径衍生出来的双音词,都曾遭遇到这种必须选择困难路径的尴尬。生成双音词快捷路径优先的潜规则,最终决定了汉语不同来源词汇数量消长的基本格局:汉语的双音词,绝大多数都是词法路径的产物,其中主要的又是词根复合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