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为了当前青年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然而大学生在其成长成才过程中,既是自己进行学习、选择、提高的自主性过程,同时也是不断认识、适应、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学生出现思想困惑、精神倦怠等状况,这就要求高校青年辅导员主动对其施教,自觉提升各方面工作能力。面对高校青年辅导员承担着“大包干”的工作任务情况下,如何提升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成了各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2014年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工作内容。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青年辅导员各方面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阐述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其次,本文根据《标准》对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明确规定,在借鉴参考前人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的问卷,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到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再者,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访谈记录分析造成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原因,主要从国家、学校管理以及辅导员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文章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文章分别从辅导员职业能力考核制度、辅导员保障制度、辅导员的培养培训体系以及辅导员自身努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如何在新形势下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借鉴。青年辅导员工作是复杂而丰富的,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分类,需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需要注重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改变单一的事务性工作方式,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国家及各部门要在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为青年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