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成人正常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MSCTA表现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肠系膜上动脉MSCTA图像特征及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的MSCTA表现。方法和材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全腹双期增强扫描的病人504例。采用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原始图像0.625mm建薄传入ADW4.3工作站。利用动脉期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方法重建肠系膜上动脉MSCTA图像,并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空、回肠动脉显示数目,回结肠动脉分支夹角,右半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显示率,左肾静脉层面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层面肠系膜上动脉后缘与腹主动脉前缘间的距离。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数据的平均值,以t检验比较两组计量数据的差异。结果:504例行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布区域未见病变者266例,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44例,共310例。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布区域无病变的266例中,肠系膜上动脉走形及分布正常者259例,正常变异7例。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平均值57.1°±14.0°。中结肠动脉显示率31.7%。右半结肠动脉显示率52.5%。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直接起自肠系膜上动脉主干68.4%。回结肠动脉末端分出回肠支及盲肠支,回肠支向前下方走形,盲肠支向后上方走形,两动脉夹角平均值为77.7°±28.7°。空肠动脉显示3~8支,回肠动脉1~6支。左肾静脉层面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的平均值为16.2±7.2mm。十二指肠水平部层面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的平均值为17.5±7.4mm。肠系膜上动脉确诊病变44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3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动静脉畸形5例,胡桃夹综合征5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6例,肠系膜上动脉包埋15例。其中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平均值为15°±2.4°,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后缘与腹主动脉前缘间距平均值为5.8±1.2mm。十二指肠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平均值为15.7°±2.6°,十二指肠水平部层面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平均为5.7±1.6mm。以上四组数据与正常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①MSCTA可直观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分布及其与腹主动脉间夹角。②MSCTA可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腔内病变。③MSCTA可同时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腔外情况。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MSCTA对小肠疾病的定位诊断价值;并观察肠系膜血管的改变对部分小肠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和材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腹痛、腹泻、呕吐、黑便等临床症状行MSCT双期增强扫描的病人362例。采用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原始图像0.625mm建薄传入ADW4.3工作站。利用动脉期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技术得到肠系膜上动脉MSCTA图像,比较MSCT薄层轴位图像与结合MSCTA图像定位诊断空、回肠疾病的正确率。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确诊空、回肠疾病者101例,其中肿瘤29例,炎性病变25例,小肠憩室12例,动静脉畸形5例,肠扭转7例,小肠内疝3例,肠石性小肠梗阻6例,粘连性肠梗阻6例,肠套叠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腹股沟斜疝1例。MSCT薄层轴位图像诊断正确64例,结合MSCTA图像诊断正确94例。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SCTA定位诊断空、回肠疾病优于MSCT薄层轴位图像。肠系膜上动脉MSCTA对肠扭转、小肠间质瘤和动静脉畸形有定性诊断价值。MSCT薄层轴位图像结合MSCTA,有助于提高小肠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并能与腹腔、盆腔其他部位病变相鉴别,有助于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