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吉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活动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均离不开制造业。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生产率同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一样,都对吉林省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质上,不同行业的发展能力和潜力由生产率决定。制造业各行业生产率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吉林省制造业各行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情况,了解影响和提高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对制造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有一个全面认识,对吉林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制定制造业产业发展战略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制造业效率测度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吉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利用吉林省制造业26个行业的资本、劳动的投入和工业总产值的产出数据数据,对2004年、2009年和2014年吉林省制造业进行了静态的生产率分析,对2004-2014年吉林省制造业进行了动态的生产率分析,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吉林省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制造业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普遍较低,体现出不同行业对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能力不够,在企业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上有持续改进的空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吉林省制造业生产率整体上保持年均14.6%的增长幅度,生产率分解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有着较大的提升而技术效率则增长较为缓慢,即对于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从行业异质性视角来看,技术进步推动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率都保持较快增长,但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工业的技术效率则普遍偏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要提高制造业生产率,需要不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的力度及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最后本文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提升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等视角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