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诗经》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滥觞,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诗经》中纷繁复杂的含有深厚文化含义的意象可以帮助我们窥探古人生活状况、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其中很多意象都体现了古人的隐喻思维。隐喻是一个古老的学术名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重视,但隐喻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难以踏出语言修辞的界线。真正让隐喻研究重获新生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滥觞,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诗经》中纷繁复杂的含有深厚文化含义的意象可以帮助我们窥探古人生活状况、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其中很多意象都体现了古人的隐喻思维。隐喻是一个古老的学术名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重视,但隐喻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难以踏出语言修辞的界线。真正让隐喻研究重获新生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所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的革命性观点概念隐喻改变了隐喻研究的方向,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第一块里程碑。在这本书中隐喻不再被视为只有文学作品中才出现的修辞格,而是潜伏在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言语中而不被我们发现,因为隐喻给人类提供了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这种认知方式的基础是我们的生活经验。在使用隐喻性言语时,我们会不自觉得把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外一个概念域上,以获得对后者新的认知。隐喻的认知视角同样给隐喻的翻译带来了新的启发。隐喻的翻译不再是两种语言之间文字层面的更换,而是认知思维的传递。因为隐喻映射的基础是人类丰富的生活经验,人类在很多方面体验的相似性使隐喻的可译性得到肯定,但是不同民族也有诸多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不同的生活经验在历史长河中构成了民族间不同的文化,也构成了文化与文化间不同的隐喻性表达,隐喻翻译因此是极为复杂的,涉及到了跨文化认知过程。本文以约翰逊和莱考夫的概念隐喻为理论依托,分析出《诗经·国风》中出现的植物隐喻,得出《诗经·国风》中的植物隐喻有“女人是植物”、“男人是植物”、“后代是植物”、“国家是植物”、“谗言是植物”和“统治者不端行为是植物”等六种。然后以Viktor von Strau(β)在1880年出版的《诗经》德译版本,,das kanonische Liederbuch der Chinesen“为例,分析该译者植物隐喻的翻译方法,分别是直译,直译加解释以及改变原文隐喻意象等翻译方法等。本文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视角下对《诗经》德语译本进行的一次分析尝试,囿于各方面的限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希望抛砖引玉,未来能有更多的学人将目光聚焦于此。
其他文献
红色记忆是当下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历程的回忆、翻转和再现,具有传承红色基因、继承红色文化、凝聚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中国共产党认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重要价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记忆情境创设直面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现实挑战。红色记忆情境创设在建构社会成员历史认知、增进社会成员情感归属、规训社会成员行为习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记忆的建构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巨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责任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解读中国实践、传播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智慧中出现的各种“噪音”和“杂音”干扰,需要构建一套益于传播且为国际社会广泛认知和认同的“中国智慧”话语体系,而探析“中国智慧”话语体系的科学内涵是建构“中国智慧”话语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论文旨在通过厘清“中国智慧”话语体系的相关概念、本质、特征、形成与发展的逻辑、功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开展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高质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重要依托和支撑。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对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需要理清其基本理论、建设现状、建设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论文以宁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文化作为育人的隐性因素,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久影响的特殊功能,能够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注入新动力。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探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现实困境。 全文共四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阐述了有关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等相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友善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友善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们对友善有了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
侦查人员出庭对证据合法性说明情况一直是证明存疑证据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己实施多年,但是落实效果一直不理想。监察体制改革之后,继承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监察调查人员是否也应就证据合法性存疑时出庭说明情况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尽管监察调查权来源于不同于司法机关的监察机关,但其核心仍然是收集证据、查明事实的专门活动,因此,监察调查人员出庭理应受到出庭说明情况的制约。 从监察调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落实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犯罪也开始不断的向多元化、疑难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导致的传统的重刑主义思想开始越来越难以解决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以及新问题。与此同时,被害人保护思想开始逐步出现,受该思想的影响,刑事和解制度开始生根发芽。我们知道,作为一种保护被害人的纠纷解决模式,刑事和解制度可以在与被告人和解、消除仇恨的同时,更有效地帮助被害人获得经济赔偿和补偿,同时也有
近三十年来,以刑事鉴定意见为代表的科学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不仅为快速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丁具,也为刑事法庭如何准确地市杏判断攀定意见提出了理论挑战。一方面刑事诉讼法律对鉴定意见审查判断规定粗犷,谁来审查判断、如何审查判断等基本问题仍未明晰;另一方面,因为刑事鉴定意见具有科学和法学领域的交叉特征,法官特定的思维难以理解科学知识,使得鉴定意见审查判断常常落空,造成冤假错案。因此,研究刑
关于中国发展援助的性质和影响的辩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其凸显出西方和中方对于发展援助模式理念上的矛盾。本文通过评估双方在柬埔寨的援助项目,挑战双方持有互相矛盾的提供发展援助途径的看法。本文认为,中国无条件的发展援助模式并非导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架构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而双方所提供的援助其实是可以有互补的作用。通过分析双方的经验性数据和援助战略方案,本文对双方在柬埔寨的发展援助情况做
民俗学对新文学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五四新文学变革的关键时期,作为助力,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学的前行。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新文学的发生,北大的歌谣运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歌谣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一运动始于五四知识分子对平民文学和人的文学的呼唤,是知识分子们在新时期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又反过来赋予了新文学更加浓厚的平民色彩。在新文学建设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