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11年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薄膜热声效应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发声方式,石墨烯薄膜热声发射现象吸引了大量人员对其进行研究。相比于传统的依靠部件振动发声的电声换能器,石墨烯薄膜热发声器具有无振动部件、体积小、重量轻及柔性等优点,这些特性可以改变车辆和飞机等载运工具上扬声器体积过大及布置受限的局面,也可以作为次级声源更好地应用于载运工具的舱室噪声有源控制中。目前为止,大多数工作都是集中在石墨烯薄膜热声发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墨烯薄膜热-振致声机理研究)(编号:518753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1年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薄膜热声效应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发声方式,石墨烯薄膜热声发射现象吸引了大量人员对其进行研究。相比于传统的依靠部件振动发声的电声换能器,石墨烯薄膜热发声器具有无振动部件、体积小、重量轻及柔性等优点,这些特性可以改变车辆和飞机等载运工具上扬声器体积过大及布置受限的局面,也可以作为次级声源更好地应用于载运工具的舱室噪声有源控制中。目前为止,大多数工作都是集中在石墨烯薄膜热声发射特性的实验研究上,而理论研究较为欠缺。近年来,随着纳米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石墨烯薄膜的基底厚度可以减小到纳米尺寸,然而关于基底厚度小于热渗透深度时石墨烯薄膜的热声理论研究非常少,对应的基底与气体介质的热声性能表征参数和选取原则研究也尚未见到公开报道。文中研究源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墨烯薄膜热-振致声机理研究),分别从热力耦合与热活塞声辐射两种角度建立了基底厚度大于、小于热渗透深度时石墨烯薄膜的热声理论模型,推导出了石墨烯薄膜的输出声压解析解,分析了不同基底和不同气体对薄膜输出声压的影响,给出了基底和气体介质的热声性能表征参数和选取原则。然后,分别对不同功率、不同距离、不同频率及不同气体环境石墨烯薄膜输出声压进行数值计算,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析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不同功率、不同距离和不同频率的石墨烯薄膜输出声压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建立基底厚度小于、大于热渗透深度时石墨烯薄膜的热力耦合模型,求解得到石墨烯薄膜的近、输出的远场声压表达式,并初步验正声压表达式的正确性,分析基底热声性能的表征参数和选取原则。研究表明:基底厚度小于热渗透深度时,基底热声性能的表征参数为基底单位面积热容量,基底单位面积热容量越小,薄膜输出声压越大;而当基底厚度大于热渗透深度时,基底热声性能的表征参数为基底蓄热系数,基底蓄热系数越小,薄膜输出声压越大。(2)其次,为突出热声转化的本质,建立基底厚度小于、大于热渗透深度时石墨烯薄膜的热活塞模型,求解得到石墨烯薄膜输出的远、近场声压表达式以及全空间、半空间热声声压极限。将热活塞模型与热力耦合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了在理想气体介质中两种理论模型的声压公式推导结果相同。在对不同气体环境中薄膜输出声压进行理论计算和比较后,分析了气体热声性能的表征参数和选取原则。研究表明:基底厚度小于和大于热渗透深度时,气体热声性能的表征参数均为气体的比热容与气体的蓄热系数,当气体比热容较小、气体蓄热系数较大时,薄膜的输出声压越大。(3)再次,利用仿真软件对不同功率、不同距离、不同频率及不同气体环境中的石墨烯薄膜输出声压进行数值计算,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析值进行对比并分析石墨烯薄膜输出声压(级)与功率、距离、频率及气体介质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值计算值与理论解析值吻合较好,薄膜输出的远场声压级随频率的升高逐渐增大,且随着频率的升高,声压逐渐趋于稳定,薄膜输出的近场声压级随着频率的变化呈现较小的波动;薄膜输出的远、近场声压均与输入功率成正比;薄膜输出的远场声压与距离成反比。对于空气、氦气、氩气和氙气四种不同的气体介质,薄膜在氙气中输出声压级最高,在氦气中的输出声压级最低。(4)最后,搭建声压测试系统,对不同基底的石墨烯薄膜输出声压与输入功率、输出声压与距离、输出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进行实验测试与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篇章关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其批量处理两个相邻的论元(如子句、句子或段落,统称为论元对),并自动判别每个论元对之间的语义关系。篇章关系识别给下游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如阅读理解和文本摘要等。隐式篇章关系识别作为篇章分析的子任务,由于其缺少连接词,难以利用诸如“因此”这类显式且无歧义的词级线索直接判定关系类型,导致隐式篇章关系识别率难以提高。本文研究集中在隐式关系分类问题,并着力
实时操作系统以其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实时操作系统专业性较强,与软硬件平台高度相关,不同系统软件难以移植和复用,应用开发门槛高;同时复杂的系统内核实现导致用户工程可读性弱、编译速度低,直接影响开发效率。为此,本文以通用嵌入式计算机架构为依托,对实时操作系统的驻留进行研究,将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有效分割,提高用户工程编译速度和程序清晰度,降低应用软件开发难度。主要研究内
面向对话文本的逻辑语义关系检测研究1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关键任务,准确的检测对话文本的逻辑语义关系能提高对于对话文本的整体理解,对于对话机器阅读理解[1,2]、对话自动摘要[3]、对话回应选择[4]等下游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和发展,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话逻辑语义关系检测不可避免地受到这股浪潮
工业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部分生产工艺如收缩、凝固,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划痕、磨损等缺陷。传统生产工序中通常采用人工质检的方式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这种检测方式不仅耗费人力成本,而且无法准确检测产品质量。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缺陷检测系统逐渐代替人工质检,提高了缺陷检测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但这些复杂的深度学习算法大都需要部署在云端服务器进行训练,无法满足工厂离线执行的需求且难以部署至嵌
目前光伏组件应用的EVA和常规POE胶膜材料均存在封装缺陷,在此背景下市场推出新型共挤POE胶膜,但需验证可靠性。文章为评估新型共挤POE材料的可靠性,首先选取A和B两个生产厂家的共挤POE胶膜与常规POE胶膜进行关键性能对比,得出共挤POE主要在抗水气渗透和体积电阻率相比常规POE弱;其次通过老化环境测试验证了共挤POE应用在主流双面透明背板组件上的最大风险为抗湿热能力差。研究结果对共挤POE产
机器翻译技术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便利的跨语言沟通,在一些常用语言以及通用翻译场景下,机器翻译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翻译需求。目前主流的机器翻译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如平行语料、双语词典等,然而对于大多数语言之间的翻译建模而言,高质量的双语语料匮乏,翻译系统质量难以提升。为了高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提升翻译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两种低资源条件下的数据增强方法
属性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从文本中自动抽取属性的表述语言,其在情感分析、观点挖掘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属性抽取已经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然而,该任务仍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包括低频属性识别困难,属性词易与普通词混淆,以及可观测样本不充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个研究内容:首先,根据属性的分布频率,本文将属性划分为高频属性和低频属性。高频属性具有较高的领
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包装制品的需求越发庞大且多样化。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趋势下,行业内积极应用智能物流设备,以实现订单的快速响应和高效精准拣选。论文对AGV调度为主的厂内物流和三维装箱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实现高效的物料搬运、装箱作业以及两者的有效衔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网状物料运输结构的大规模多负载AGV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组合和最短路径原
随着城市化的大面积覆盖,铁路运输开始不断向通车频繁、高速、重载等方向发展,这也就加剧了钢轨表面及内部诸如波磨、疲劳裂纹等病害的形成。国内外多年的实践表明,钢轨打磨维护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服役钢轨的寿命降低运营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列车的运输平稳性,这就促使了多种多样的钢轨打磨设备地不断涌现。基于此,本文运用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实现了一款4-DOF钢轨打磨机器人,重点针对机器人打磨作业“让刀”的问题,基于整体
目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人工心脏(又称血泵)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上愈发广泛。血泵内血液机械损伤及其引起的并发症(如溶血和血栓)是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难题。离心式血泵底部通常设计有二次流道,以减少流动死区,降低形成血栓的风险。但二次流道的存在,导致血泵内二次流和湍流强度非常高,会显著增加血液损伤。旋转式血泵的最新发展趋势是采用磁悬浮轴承以避免机械接触对血液造成损伤。轴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