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该阶段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的表现就是从粗放型治理转向精细化治理。精细化治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注重质量与法治,强调立法先行。劳动法律制度的转型升级则是国家和社会治理走向精细化的重要方面。我国工时制度的转型升级是劳动法律制度转型升级的重点内容。当前,我国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工时管理在实践中不遵守工时制度的现象易发、多发,很多劳动者可支配的时间很少,无法平衡工作与生活,休息权得不到工时法律制度应有的保障,严重者甚至“过劳死”。同时,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权意识较以往有明显增强,期待能够依法依规依约执行工作时间并行使休息休假的权利,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然而,我国现行工时法律制度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各层级法律规范存在的现实问题,成为国家工时治理的障碍,也到了需要理顺、修改、重构、升级的时候。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对我国工时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基于前人的研究和讨论,首先,本文对我国工时制度做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解读,通过梳理、解读,本文挖掘出一系列我国工时法律制度现存的问题,包括立法矛盾、立法漏洞、位阶关系不清、工时条款指向不明、法律文件涉嫌违法、加班加点的抑制性规定有违立法初衷、工时制度体系缺乏弹性从而不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修改条款、增加立法、提升法律规范层级、利用经济杠杆从源头抑制加班加点等解决方案。然后,本文对具有参考性的我国台湾和日本的工时制度及其弹性化做概述。最后,本文从我国2.5天休假新政及其操作分析出发,借鉴2.5天休假新政和境外工时弹性化的启发,试图构建更加合理的我国工时制度体系,该体系内的重点模块是工时弹性化的增设,该模块具体包括变形工时制度和弹性工时制度。对2.5天休假操作的分析、对加班加点抑制性规定的重新设计、更加合理的我国工时制度体系的构建是本研究的创新点。本文期待能为我国工时制度的转型升级做铺垫,也为工时管理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劳动者平衡工作与生活增添比较优质的制度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