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理论产生和发展历史为线索,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研究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重点是当代青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出现多种思想文化,因此,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多元价值的存在引起的价值冲突深刻影响着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青年中主导价值缺失现象日益凸显。在党的十七大强调“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的前提下,党的十八大再次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重大。本研究运用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青年的调查,运用调查资料,从实际出发,力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价值观研究理论的历史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从个体认识的选择性入手,借鉴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建立多维一体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机制;通过比较国内不同历史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比较国外青年价值观教育,借鉴他们的有益经验,提出中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思考;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将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提升,进行现状描述和对策探讨。本论文研究是立足于我国在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着的问题而展开的。第一部分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第一章)。当代中国仍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的过渡。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培养青年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幸福的基础,是个人成才的价值前提,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第二部分研究了国内外在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三章)。首先,对建国以来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其次,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最后,研究了世界各国在青年价值体系建设上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做法。第三部分研究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途径和工作体系的建立(第四、五、六章)。尊重教育规律,通过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方法加强青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让青年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视公共传媒,发挥党团组织作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合力,形成学校为主要阵地,社会和家庭相配合的全方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体系。第四部分研究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验提升。对近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升。总之,本研究尊重历史,借鉴多学科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发展现实、青年思想实际,全面深入研究了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