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永续债融资的效应研究——以中国银行发行国内银行首单永续债为例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续债在国外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金融产品,其主要作用是在于补充资本金但又不会稀释权益,是一种股债兼备的融资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后,境外银行面对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永续债的固有特点非常适合补充银行的其他一级资本,从而被大范围采用,永续债发行量随后快速增长。国内永续债始于2013年的武汉地铁集团,但是近五年多来国内永续债使用仅仅局限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非金融行业,大部分是“明股实债”的融资工具,因此国内永续债的发行量远远低于国外发行量。直到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简称“永续债”),才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序幕,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首次实践应用。随后国内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共有15家银行发行了永续债,总规模5696亿元,因此研究永续债发行对商业银行的效应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在梳理文献和分析永续债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后,又着重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面临的补充压力,从而总结其发行永续债的动因;最后又做了发行永续债对国内商业银行财务效应和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及中国银行发行400亿永续债的案例分析。在实证分析阶段,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融资理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立以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发行永续债为自变量、以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销售利润率等六个财务指标为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永续债发行对商业银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或者说发行永续债的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要低于未发行的商业银行。这是因为提高资本充足率不能解决商业银行内源性增长遇到的根本问题,也不会对经营能力的提高产生帮助;相反还要支付债务利息增加财务成本,而且由于获得长期资金,现金流增加会产生代理成本问题,损害股东的长期利益,这说明商业银行永续债融资的对其盈利能力指标的财务效应是负面的。通过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永续债发行对商业银行的股价效应,在公告日前三日超额收益率为正且在前一天达到最高值,这可能信息泄露,存在短期投机情绪;但是公告日当天超额收益率急转向下为负且是最低值,随后一直在零轴附近小幅波动,累计超额收益率一直处于零轴以下,说明长期投资者对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这一事件不看好,持悲观态度。这是由于永续债融资只能优化资本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经营管理现状,也不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反而会带来委托代理成本问题和增加利息支出等财务成本。因此投资者对永续债融资这一方式解读不清或持怀疑态度,处于悲观状态,发行永续债对二级市场构成利空影响。
  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又以中国银行发行400亿永续债为案例,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了中国银行本期永续债的特点和财务效果,主要目的是验证实证部分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负相关的结论。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本期永续债的基本要素和特点,而后基于相关融资论分析发行本期永续债产生的财务效果,重点研究了永续债融资的财务效应。首先研究了永续债与优先股融资的比较优势-抵税效应,得出了永续债融资在一级资本补充工具中税盾效应显著的结论。然后从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盈利能力和每股指标等四个角度对比分析发行前后的指标变化,得出了永续债融资能优化资本结构、美化财务报表、增加现金流和财务杠杆等方面都是显著的;也有可能会短期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和企业内在价值,但都是不稳定的,这佐证了财务效应实证分析结论;长期看中国银行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收益能力指标需要依靠增强自身经营能力和产品创新等内源性增长来实现,永续债融资的长期财务效应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政府制定财政,监管或货币政策都会引起不确定性,这就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政府的经济政策,决定着私营部门运作的环境,进而会对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启动“四万亿计划”
学位
在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中,技术创新是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Romer,1990),其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运行机制的发展以及个人生活水平的改善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于此同时,中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刘鹤,2018),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
学位
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水平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在整体上对国家综合竞争实力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企业而言,研发投入决策是一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决策行为,高管需在企业长短期效益之间做两难的权衡。具体应该花费多少用于研发一直是企业高管面临的决策难题之一。已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高度不确定状态下进行决策时,人们的决策经常表现出锚定效应。2008年4月14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作为我国
本文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定义“外国投资”概念的许多方法,并且按不同特征对投入到乌克兰经济中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乌克兰对外的直接投资流量进行了分析。借助统计方法,按经济活动类型和投资国确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和趋势。然后分析按投资者的原籍国和行业分列的外国直接投资结构、影响对乌克兰的外国直接投资成本和风险的因素,进行中国对乌克兰直接投资分析和评估并讨论乌克兰和中国在投资方向上的合作战略。此外,进行的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当第三方支付平台以非金融企业的身份开始从事金融业务之后,加速了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经营中产生了摩擦与矛盾。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与其他国家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影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互关系主要因素,二者以往的相处状况,在二者相互依存、利润目标一致
学位
互联网技术的每一次发展与革新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渗透金融行业而产生的一种全新金融模式,它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投资理念和金融思维。2013年被称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多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创新层出不穷,影响逐步深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强度,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金融领域格局的改变和互联网
学位
近年来,央企集团在国资委的政策导向下,纷纷开展产融结合促进集团盈利能力提升。在产业资本在与金融资本跨业整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利润,但由于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也大大地增加了央企集团的经营风险。2015年GE宣布剥离部分旗下与产业无关的金融资产,这一举动让大家对金融行业带来的高收益和其自带的泡沫属性进行选择权衡。电力央企集团凭借自身资本优势,在产融结合进程中快速发展,但在发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