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临床上患者因腰腿痛前来就诊的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位于椎间盘中央位置的髓核,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椎间盘外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纤维环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相邻脊神经遭受压迫,导致水肿、异常放电,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有统计表明,我国有腰腿痛症状的患者在从事轻劳力者有54%,70%从事重劳力者,这些患者有40%可能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正常生理活动。据记载,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对“坐骨神经痛”已有一般描述。外国学者Mixter及Barr在1934年就确定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即是“坐骨神经痛”。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且有患病者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痛苦难忍,损伤马尾神经者便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可能,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理活动。目前根据患者详细的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的辅助,可以明确诊断。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各项辅助学科的飞速发展,逐渐明确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机制。椎间盘退行性变指椎间盘原来的正常结构消失,并表现出进行性纤维化,具体显示为:1胶冻样髓核水份含量逐渐较少;2逐渐纤维化的椎间盘于髓核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显;3随着水分含量的减少,外围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以及纤维化日益严重。就目前研究程度来讲,研究者推断相邻阶段的椎间盘退变与纤维环的自身营养、生物力学上的重力负荷、自身免疫中的CD4表达、细胞中的线粒体凋亡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上述这些因素都可以是椎间盘细胞膜、细胞质以及胞质内的线粒体、内质网、复合体等成分发生变化,而椎间盘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的变化是椎间盘自身解剖的力学特性逐渐丧失的直接因素。人体椎间盘组织是纤维结缔组织,周围无血运,外表呈圆盘状,本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有效的分散缓冲人体脊柱在重力位、轴状位上的负荷,椎间盘在组成上有三个部分;位于外围的纤维环、位于中央的髓核、纤维环髓核之间的过渡区域以及上下软骨终板构成。从上述可知,椎间盘有良好的弹性,自身周围没有血管向自身输送营养,并且椎间盘终日维持承受脊柱的重力负荷。这些因素加剧了椎间盘的退变,一旦退行性变开始发生,恶性循环便开始启动。目前,对于椎间盘退行性在临床上的治疗,目前系统的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传统药物、激素封闭注射、按摩理疗、卧床休息等这些传统的保守治疗,仅仅能稍微改善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彻底治愈还达不到要求。20世纪40年代中期,Jaslow和Clowoud将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概念引入临床,其基本原理是:提供腰椎生物力学的机械稳定性,恢复椎间隙的原始高度,撑开椎间孔。我国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历史已有70余年了。1952年方先之首次发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已有53年了。随着我国的科技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规范。目前,PLIF手术已成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保持腰椎的机械稳定性的关键在于融合,椎间融合器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物理学、组织工程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等辅助学科的发展,不同组织材料的椎间融合器越来越多的应用起来以达到维持椎间隙高度、防止手术节段间隙塌陷、抗旋转等目的。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peek材料的椎间融合器,最近钽金属(tantalum)材料的椎间融合器也逐渐应用到临床手术中。目前尚无学者明确这两种材料的椎间融合器在术中及术后比较的优越性。本实验通过对比两种材料的椎间融合器在手术之间、出血量,并依据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评判手术效果,术后随访并依据x线采用suk法评价患者椎间融合情况。以此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目的研究在椎弓根螺钉联合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两种不同材料的椎间融合器(Tantalum/Peek)的疗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入并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稳定内固定术进行治疗。A治疗组30例应用Tantalum材料的椎间融合器,B治疗组30例应用Peek材料的椎间融合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依据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评判手术效果,并随访术后1-6月,根据术后(1月、3月、6月)的X线片采用SUK法评价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情况以观测近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断钉、定位错误、神经根损伤、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所有手术病例均或得满意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A组于B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于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于B组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各组术前值,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于B组椎间隙高度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椎间融合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两种材料的椎间融合器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两者之间并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