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站在中国新诗探索前端的现代诗人,穆旦在四十年代就早有声名。提起作为诗人的穆旦,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他早年时期的代表作,并以此评价穆旦,给他打上“现代派”、“非中国化”、“晦涩”等烙印。关于穆旦的诗歌创作研究,学界大多聚焦在其现代时期的诗歌创作,诗人四十年代创作的诗歌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五十年到六十年代“沉寂期”的几首为数不多的诗歌也有论述,而诗人进入七十年代的整体创作却少有关注。目前,学界对穆旦晚年诗作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智慧之歌》《春》《冬》等几首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上。而像《诗》《理想》《问》《爱情》《自己》等诗人生前由于政治原因而未能发表的诗作却少有论及。其实,从五十年代含冤被批而沉寂,到七十年代爆发的晚期创作高峰,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已经有了一些明显不同于早期创作的新特点,值得我们去关注。经过时间的洗涤,穆旦的创作褪去了早年的激情澎湃略带浮躁,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积淀美,整体上表现出回归的倾向。围绕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这一研究视角,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分类梳理了穆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新时期“穆旦热”的背景下,对穆旦晚年(即1976年1月诗人骑自行车摔伤事件之后到1977年2月26日卒)的诗歌创作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点,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缘起。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除了包括诗人逝世后才得以发表并脍炙人口的如《冬》《智慧之歌》《友谊》等诗作,还包括诗人家属提供的那些幸存下来的未见发表的遗作,如《问》《爱情》《神的变形》《秋(断章)》等几篇诗作。第一章,晚年写作的历史背景。本章包括两节。第一节,“晚年”的一种界定。第二节,外部环境与内在心态。本章通过分析诗人晚年的诗作和书信,力图还原诗人晚期创作的心态和环境背景。第二章,痛苦灌溉的智慧之歌——晚年写作的主题倾向。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春》:温情与破碎。包含三个部分:一、爱情——“寒冷的智慧”;二、友谊——“关闭”的温情;三、亲情及其他——孤独的个体。第二节,《夏》:狂暴的时代。包含两个部分: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控诉;二、对绝对权力的审视洞察。第三节,《秋》与《冬》:矛盾与平衡。包括两个部分:一、短暂的平衡;二、永恒的矛盾。本章主要是对穆旦晚年诗作主题的梳理归纳。第三章,诗艺的延续与回归。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舒缓流畅的语言艺术。包括三个部分:一、音乐美;二、建筑美;三、凝练美。第二节,寒冷自然的意象艺术。本章探讨的是穆旦晚年创作的艺术回归。最后,结语部分对前文的论述做出进一步的概述和总结,并在前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穆旦的当下价值。论文的撰写上,主要采用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在了解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在文本分析考证的基础上,力求做出相对中肯、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