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型旋流器油水分离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水分离系统是油田地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由于海洋采油平台或海底水下生产系统的操作空间和承载重量都受到严格限制,这就对油水分离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小分离器尺寸,提高分离效率,近几年来管道式分离技术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论文针对管道式分离技术中的柱型旋流管和T型管等关键部件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研究主要包括了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三部分。   室内实验方面,在不同的流型、混合流速、相含率和分流比下,观察了柱型旋流器的相分布和两相流动情况,得到了柱型旋流器的油水分离规律。通过分析影响分离性能的无量纲参数,推导出了油水分离效率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底流口含水率的计算误差可控制在±2%以内,对溢流口含油率的计算误差可控制在土10%范围内。同时,针对T型管道分离技术,开展了超稠油(20℃,μo=1680mPa·s)水两相在倾斜管中的流动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绘制了超稠油水两相倾斜管流型图,并得到了两相流动压降变化规律。   数值模拟方面,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研究了柱型旋流器内的流场特性和相分布特征,给出了分流比、入口混合流速、长径比、入口结构和溢流管结构等参数对柱型旋流器的相分布、除油率和水中含油率的影响。通过对T型管路分支管的结构形式研究发现,倾斜布置的分支管路有利于油水两相的分离。   现场试验方面,根据天津渤西处理厂的现场实际情况,开展了柱型旋流器和T型管等核心部件的数值模拟工作,确定了部件的主要结构和尺寸,为分离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场连续性中试试验表明,油水混合物通过新型油水分离系统后水中含油率降至100ppm以下,远低于现有分离器所能达到3000ppm的指标。   这些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成果对管道式分离器的关键部件(柱型旋流器和T型管)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稠油掺水减阻效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型油水分离系统的下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烧结制备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能源、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烧结也是制备陶瓷材料的唯一手段。烧结材料成型后,可以通过后处理进一步提高烧结材料力学性
从历史上来看,画上题诗加跋,这种风气,一般说来,是从宋代兴起的。但唐代诗人王维的画就已经有很浓的诗意。北宋苏轼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是直
随现代人们对经济水平和物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企业政工队伍也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政工干部应该具有三个要素保留政治意识、文化内涵、组织管理
晶体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微裂纹、空位和位错等缺陷,且多富集于材料的结合部。位错与界面微裂纹、空位的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着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材料服役过程
飞轮储能(FES)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方式,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迅速、效率高、寿命长和无污染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适用于解决风能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实现风力发
本文针对适度出砂开采过程中稠油携砂能力预测这一难题,利用自主研制的井筒固液两相流动模拟实验系统,分别开展了砂粒物性实验、水平井稠油携砂能力实验,建立了水平井稠油携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和化学等领域的需求,微流控芯片逐渐向纳流控芯片转变。管道尺寸的减小,甚至与双电层厚度或是生物大分子尺寸接近,
准确可靠的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已逐步发展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电力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参数时变不确切可知、含有大量未建
生物推进是人造推进器设计的重要参照对象。生物高性能推进的机理已经开始应用于微型飞行器和自动水下航行器的设计。但目前人造推进器的性能远低于相应的自然生物。为了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