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明末松江名人,陈继儒的造园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末松江园林所达到的高度。探析陈继儒的造园活动与造园思想,可以对陈继儒本人有更全面的认识,还可以点带面,通过陈继儒的园林来透析明末松江园林的发展状况,补充与完善松江古典园林的研究。此外,陈继儒的造园手法与造园思想等,对于当今园林,特别是古典园林的修复建造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通过对于古代文献资料的研读,确定陈继儒一生中亲自建造并用于自身隐居的六个园林,查找这六个园林的相关资料,包括造园时间、由来、建造情况、园林要素、造园手法等,获取与陈继儒造园相关的其他资料,为陈继儒的造园活动与造园思想探析奠定基础。以上述资料为依据,对陈继儒的造园活动与造园思想进行探析:(1)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陈继儒的六个园林。分析各个园林的由来、得名、建造情况、景观等,理清陈继儒造园活动的脉络,通过综合对比,得出陈继儒造园活动的基本规律。(2)深入分析东佘山居的形成及其园林特征。从时间阶段与规模拓展两方面分析东佘山居的形成过程,探讨其形成原因;从选址、布局、园林要素、造园手法等方面分析园林特征,总结东佘山居的特点。(3)综合以上资料,探析陈继儒的造园思想,总结陈继儒对明末清初松江园林的影响,以及对于当今园林的意义。通过探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陈继儒的造园活动是儒释道三教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小昆山读书处与小昆山读书台,包含着读书人对于先哲的仰慕与崇敬之情;钟贾山别业、天马山草堂、秀林山居,都与儒家的孝悌密不可分;而天马山草堂、秀林山居、东佘山居的选址都有着堪舆家的参与,属于风水宝地。(2)陈继儒身份的复杂性促进了造园活动的开展。隐士与社交名人的双重身份使得陈继儒名声日甚,使得陈继儒在造园过程中得到众人的帮助,并为其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使其有财力进行造园活动。(3)陈继儒隐士与社交名人的双重身份使得其园林性质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既是隐居之所,也是交际场所。(4)陈继儒的造园有一个基本模式。选址:远离城市;建筑:规模小,风格简陋;植物:松竹梅菊,文人君子喜闻乐见的植物,以及能自食待客的瓜果蔬菜等;空间:空旷清幽;管理:专人负责;园居:琴棋书画,文人生活;功能:隐士所居,颐养天年。(5)陈继儒的造园思想主要有:在园林选址上,由“乡居”向“山居”转变;在园林功能上,“园权在我”,重视园林功能性,“结茅为人”关注不用群体对园林的功能需求;在园基处理上,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理想的园基,或“挟地后胜”,对不理想的场地进行改造。研究主要创新点与不足:首次对陈继儒的园林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造园活动进行了完整梳理,对其造园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迫于时间与精力的不足,掌握的材料有限,对于东佘山居的完整布局,陈继儒园林与松江园林、上海园林乃至江南园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