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湿地潮间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力高,结构稳定的特点,在防风固沙、净化水体、保护海岸、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滨海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具有极强的固碳能力,是全球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的树木类型。红树林湿地高湿、高盐、强还原性、周期性淹水的特点,造就了其独特而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在碳、氮、硫和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湿地潮间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力高,结构稳定的特点,在防风固沙、净化水体、保护海岸、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滨海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具有极强的固碳能力,是全球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的树木类型。红树林湿地高湿、高盐、强还原性、周期性淹水的特点,造就了其独特而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在碳、氮、硫和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00 cm深土壤在不同河段(三亚河支流a段、临春河b段、三亚河干流c段)、不同采样深度(表层0-20 cm、中层20-50 cm、底层50-100 cm)土壤有机碳和环境因子(p H、盐度、电导率、含水率、容重、粒径、总氮、总磷、总钾、有效磷、速效钾)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三亚河红树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三亚河支流a段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为1.76-19.36 g·kg-1,临春河b段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为10.06-47.37 g·kg-1,三亚河干流c段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为2.41-9.38 g·kg-1。同一样点不同采样深度,土壤有机碳整体呈表层大于中层和底层的趋势,同一采样深度不同样点,各河段土壤有机碳差异显著(p<0.05),均呈现b段>a段>c段的趋势。2.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 H(p<0.01)、盐度(p<0.05)、容重(p<0.01)、砂粒(p<0.01)与土壤有机碳负相关;含水率(p<0.01)、粉粒(p<0.01)、总氮(p<0.01)、总钾(p<0.01)、有效磷(p<0.01)、速效钾(p<0.01)与土壤有机碳正相关;电导率、总磷与土壤有机碳无明显相关性。3.Sobs指数值整体上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减小,Shannon指数值整体上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减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度与Chao指数(r=0.599)、Sobs指数(r=0.535)极显著正相关,电导率和Chao指数(r=0.655)、Sobs指数(r=0.580)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和Chao指数(r=-0.517)、Sobs指数(r=-0.507)极显著负相关。4.三亚河红树林土壤细菌丰富,本次共检测出76个门、235个纲、619目、1049科、2221属。门水平上主要细菌类群为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纲水平上主要细菌类群为厌氧绳菌纲、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脱卤球菌纲。5.RDA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组成的解释量为33.08%,盐度(p=0.006)、电导率(p=0.002)、砂粒(p=0.021)、粉粒(p=0.022)与细菌群落组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环境因子与门水平优势菌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门细菌相对丰度和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厚壁菌门细菌相对丰度和电导率显著负相关,硝化螺旋菌门细菌相对丰度和电导率显著负相关、和有效磷显著正相关。三亚河红树林有机碳丰富,本研究准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科学评估了红树林储碳能力。研究土壤有机碳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与保护以及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微生物是碳输入和碳输出的重要连接者,在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群落结构影响着碳的固存和转化,另一方面环境因子可改变微生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通过影响微生物的呼吸代谢和酶分泌情况,进而影响微生物参与的碳循环过程。因此,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红树林碳库研究极为重要,同时也可为微生物碳循环过程及机制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海洋中微塑料的数量剧增,微塑料也被认定为一种新的污染物,对海洋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微塑料甚至可以通过生物链的传递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迫在眉睫。解决海洋微塑料的污染的途径主要由:降低塑料生产量、减少陆源输入、减少人类在海洋中活动等方法,但是都有一定的不现实、不合理之处。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塑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型海藻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占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27%。弓江蓠(Gracilaria arcuata)隶属红藻门江蓠属,是典型的热带珊瑚礁大型海藻,在琼胶产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生物技术、养殖饲料和化妆品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盐,改善富营养化水质,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保持海水养殖系统的稳定,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规模化栽培的养殖前景。然而,目前关于弓江蓠环境适应性
当前病原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放线菌作为天然抗生素的主要来源而备受关注。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分离和筛选放线菌以期从中寻找特殊次级代谢物,珊瑚礁系统便是重要的分离来源之一。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中一类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健康珊瑚礁中丰富的共附生放线菌群体是珊瑚抵御各种致病菌的重要防线,因此,珊瑚共附生放线菌在寻找抗菌活性分子中拥有巨大的潜力。然而近年来,对于石珊瑚分离培养的共附生放线菌研究较少,本研究以
海南是黎族苗族人口聚居地,黎族是海南岛最原始的住民,黎族拥有着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历史,苗族则是在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从广西一带移居到海南,从而世居海南。包括黎族的船形屋、黎族的织锦、苗族的蜡染、苗族的手工银饰以及黎族苗族的饮食习惯、婚恋嫁娶、音乐舞蹈等文化资源都十分丰富多彩,更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纵观文本文献,虽然专家学者对椰田古寨景区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从游客的角度去研究分析的论述较少,所以
海草床是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拥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同时也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海草床生态系统面积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退化。不同的外源促进营养物对海草的生长和生理因素也存在差异,外源营养物对海草的生理代谢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对海草移植以及海草床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泰来草植株和海菖蒲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技术,研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水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海水养殖废水中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COD(化学需氧量)、总磷等污染物,同时还存在抗生素污染,如四环素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究了多种废水处理方法,其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而受到关注。本研究将从三亚河红树林中筛选驯化的耐盐高效降解四环素的假单胞菌B06(Pseudomonas khazarica
海南湿润的气候条件,降雨使土壤发生强烈淋溶作用,导致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同时重金属的毒性会随着土壤酸化而加强,增加了重金属对作物积累的潜在毒害风险。生物炭(Biochar)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持水保肥能力、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但原始生物炭的易饱和是其进一步应用的局限问题。本研究以海南典型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稻壳生物炭(BR)、玉米芯生物炭(BC)、甘蔗渣生物炭(BS)、香蕉假茎生
当前已经进入塑料时代,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塑料垃圾处理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法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应用于塑料垃圾的清除和塑料垃圾的回收,但目前单一菌株的降解速率仍然太低。本研究选取聚乙烯塑料为代表,尝试通过定向驯化的办法获得可以用于降解塑料(微塑料)的高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区系,以期为生物法处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尝试从高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区系中分离出高效降解
海草床是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但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海草生态系统正受到威胁,海草面积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持续减弱,因此,加强针对海草的研究并开展海草床的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海洋酸化试验,探究不同程度海洋酸化对热带海草生长、光合作用、物质代谢以及根区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热带海草海菖蒲果实、种子和幼苗
琼枝(Betaphycus gelatinus)是重要的产卡拉胶经济海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岛、东沙群岛等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近年来,我国琼枝野生资源衰退严重。琼枝在海南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为水泥框夹苗,通过营养繁殖方式在近海潮间带进行,其藻种来源以野生琼枝为主。养殖模式和种质资源的单一,加之长期的营养繁殖,造成琼枝产量与品质下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