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理论界进一步发展了翻译学科的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推动了翻译从语言层面的研究发展为文化层面的研究,从源语研究转向译入语的研究,因此译者的作用也逐渐凸显,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译者状况以及研究译者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翻译原则开始被纳入研究范围。这样,译者第一次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边缘化的地位逐步得到改善,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译者主体性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操纵学派、阐释学、多元系统理论、目的论这些翻译学新论也为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中西方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地位的遮蔽和发现,阐述了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以及译者从地位低下到成为翻译主体的过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于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性的不同理解,探讨了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指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在尊重原作者、原文和目的语读者的前提下,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并对目前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本文具体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三个基本特征:主观能动性、为我性和受动性,并从阐释学、目的论以及改写理论等现代翻译学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其存在的客观依据,从而进一步从分析了这些特征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如译者对译本的选择、增删反映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根据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的为我性,而译者受到诸如原文本和赞助人的约束则反映了译者的受动性。除理论论述外,本文以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老残游记》为例,通过译例分析论证了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以及译者主体性特征在中外翻译名家杨宪益夫妇和哈罗德·谢迪克的译本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揭示出译者作为狭义的翻译主体,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虽然受到各种制约和限制,具有一定的受动性,其主观能动性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为译者主体性及其特征的研究提供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