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指水循环周期内可以恢复的、能为一般生态和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水密切有关而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地表水资源量通常用河川径流量来表示,地下水和土壤水资源量可用补给量来表示。三种水体之间密切联系而又互相转化,扣除重复量后的水资源总量相当于同一区域内的降水量。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60076亿m~3(降雨深628mm),其中形成地表径流为20167亿m~3(径流深211mm),占34%;入渗补给地下水为7043亿m~3(折合水深74mm),占12%;地表蒸发量为32866亿m~3(折合水深343mm),占54%。 在地球上和各国中,水资源均存在着明显的时空性和不均匀性,且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必须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多、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300m~3,目前只有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因此,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则是我们今后的根本方向。 土壤水(Soil Water)是指地表以下至地下水面(潜水面)以上土壤非饱和带土层中的水分。然而,由于非饱和带的含义在国内外的观点不完全相同,对土壤水的认识范围也受到限制。国外普遍将非饱和带分为三个亚带即土壤水带、中间带(或称渗水带)和毛细管带,对土壤水的研究仅限于非饱和带的一部分;而我国学术界习惯上把土壤水研究置于整个非饱和带。因此,以此为基础的土壤水资源的研究也各不相同。事实上,土壤水不仅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而且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方便的淡水资源。首先,土壤水的补给、存储以及运移不仅有利于提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也易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维护:其次,土壤水库的强大存储和调节能力不仅可将非播种期的水分积存于作物生长旺盛期,而且也有利于水循环过程的调节。由此可见,土壤水的资源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土壤水作为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供作物生长的特性是被普遍公认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土壤水对降水过分依赖性和易于耗散性等自然特征,使人们未能将其与传统的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相提并论。然而随着水资源范畴的扩展,对土壤水认识的加深,从资源角度认识土壤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土壤水是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水相互联系的纽带,具有其它水资源共有的特性——循环再生性和可调控性。 其次,土壤水是维系作物生长发育、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最主要的水分源泉,作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水分均由根系从土壤中获得,其它各部分的水只有转化为土壤水才能为作物吸收利用,土壤水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作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主要环节,在与土壤水直接作用的同时又间接参与维持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 第三,土壤水数量相当大。据统计,世界上土壤水的储量为165000亿m~3,是世界河流中常年蓄水量的7.8倍;中国1956~1979年降水的55%被转化为土壤水,一般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平原地区要高于这个数值。 第四,土壤水资源由于其赋存的介质——土壤具有一定的纳污能力和净化作用,通过循环,对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非饱和带土壤层并非一种简单的水循环介质,而是具有巨大容量的“土壤水库”,赋存于其中的水资源——土壤水资源具有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共同的特性——循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