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基于对阳谷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由此产生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规模的扩大,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恶化,其影响甚至关系到了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人口的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课题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当今时代社会变迁与城市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现状、成因及对其应采取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与社会有关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本文尝试从了解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个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出发,进而研究留守子女与父母、监护人、学校、社区、社会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探讨如何改善阳谷县农民工留守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并结合大量的文献材料,对阳谷县农民工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来看,从心理学、教育学等综合角度对处于义务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调查研究,使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研究更加系统化。2.就如何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制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中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透视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基本情况以及目前的监护现状。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留守儿童在日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四个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第四部分,提出了关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组建职教集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决策,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探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迎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降低,人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家长群体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逐步提升,参与意愿十分强烈。面对杭州市S区0-6岁儿童家长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多元化需求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竭,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失衡,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容易发生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化为特征的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