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融冰过程中导线表面温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重要设备,线路覆冰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理想的针对输电线路的除冰防冰方法,相对而言采用短路融冰方法具有融冰速度快、融冰效果好等优点,是防止电网发生冰灾的可行方法之一。在融冰过程要求输电线路温度高于临界融冰温度,又不超过线路的允许温度范围,是目前没有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展开对融冰过程中导线表面温度特性的研究,能保证输电线路有效融冰且确保融冰过程中不损伤导线,是合理设计电流融冰装置、因地制宜实施融冰方法的技术基础,为电网快速有效除冰提供必要的保证。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09CB724501)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A02A19),以我国输电线路所采用的两种典型导线为例,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中模拟输电线路自然覆冰进行短路电流融冰试验,利用电流发生器、桥式整流器和高精度实时温度监测系统,对交直流短路融冰过程中导线表面温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论文分析了短路融冰的临界条件,建立了临界电流融冰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各种因素对临界融冰电流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临界融冰电流的计算公式。结合短路电流融冰的热平衡过程,建立电流融冰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控制体积法对融冰过程中导线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各种因素(空气间隙、风速、环境温度、覆冰均匀程度等)对导线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融冰过程导线最高温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临界融冰状态导线表面的温度始终保持0℃,若要进行短路电流融冰,融冰电流必须要大于临界融冰电流。临界融冰电流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与冰层厚度的大小关系不明显。临界融冰电流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相对误差为1%~9%。融冰开始后,随着空气间隙的产生,导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导线上表面温度始终为冰层融化的温度,导线下表面温度随着空气间隙的增加而增大,当冰层从导线上脱落的时刻导线温度达到最高。在融冰过程中,冰层的内表面始终为冰水混合物,其温度为0℃。通过本文建立的椭圆形短路电流融冰模型,分析了空气间隙是影响导线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风速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仅影响冰层的融化速度,对导线表面温度分布没有影响,只是通过影响空气间隙变化快慢间接地影响导线表面温度的温升速度;同时导线覆冰的均匀程度对导线表面温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经数值计算得到的温度特性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其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导线表面温度只取决于融冰电流和空气间隙而与外界条件无关。结合传热学理论,提出了计及融冰电流和冰层厚度影响的导线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公式,并可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最大允许融冰电流。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2例住院老年患者,在出院时对其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住院
本文试图通过对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的全面考察,揭示其所涵盖的丰富文化价值,进而探讨保护和传承羌族“瓦尔俄足”节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期望对我国少数民
武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历来对武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她在政治上的影响,很少有人关注她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实际上武瞾自幼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下,学者们对建国以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试图发掘出新的文学内涵。或许源于“三家村”三人身份的多重性和特殊性,从文
蒙古族儿童诗作为蒙古族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文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针对性较强的文学类型,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历史使命。《十七年》的蒙古族
祝颂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中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被用于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等活动中的祝颂歌诗,这些歌诗被保存在《周礼》等古代的典籍中。词这一文体在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锌表面包覆一层硅化合物,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Tafel曲线以及充放电循环(用做锌镍电池的负极材料)等方法,对包覆前后的氧化锌样品进行表征。
随着数据仓库逐渐成为企业决策支持的重要技术手段,提高数据仓库的综合性能问题日益成为人们重视与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描述形成高性能数据仓库平台及高性能数据仓库环境的基本
本论文主要是从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的有关论述为出发点,用具体的事例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加以评论。本文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精神都程度不一的被专制
目前,我国正处在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我国也出现了“银发贫困”。在贫困老年人中,农村贫困老年人占比较大且多陷入多维贫困,而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