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闳是首位中国近代史上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其一生几乎全程参与了晚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并用一生的时间致力于国家的文明富强。他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批幼童留学的促成者,是晚清最大军工厂——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购买者,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以及辛亥革命的支持者,他的爱国精神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与时俱进的品质促使其不断革新。他的思想虽距今久远,但却有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的历史价值。容闳的现代化思想的产生,是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感深度融合的产物。1840年,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国门,腐朽、落后的清政府难以带领中国追赶世界的潮流,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自幼接触西方文明、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容闳,深感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封建中国的进步,面临民族危难,容闳力图在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革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容闳的现代化思想涉及多个维度和多个方面,内涵丰富且具有针对性。在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社会进行变革,推动民主制度的建立;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维护国民的政治权利、抵抗列强的殖民行径;创办近代报刊激发国民的民族意识,为把中国建成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国家而不断奋斗。在经济领域:提倡发展民族工业,远洋购买机器在中国建立机器母厂;筹划建立轮船公司以及兴办近代铁路与洋商分利;建立国家银行,促进金融财政的现代化。在教育领域: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幼童教育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并主张设立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还推动清朝政府派出中国近代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容闳的现代化思想兼具“多维性”、“领先性”与“调适性”,非常系统而又与时俱进。他的现代化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改革,促成了一代优秀的现代化事业继承者的培养,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国外,容闳的思想中存在“西方中心论”的倾向,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甚至对其充满幻想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