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对MCF-7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owdp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双酚A (Bisphenol A,BPA)对MCF-7细胞产生的DNA甲基化修饰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进一步阐明双酚A促进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浓度为10-7mol/L和10-6mol/L的BPA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24h、48h、72h,0.1%DMSO为溶剂对照组。在染毒结束后,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CF-7细胞内5-mC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DNMT1、DNMT3A、DNMT3B在mRNA水平的表达,用比色法检测甲基化转移酶活性的改变;用RT-PCR法检测MCF-7细胞内转录因子SP1和SP3在mRNA水平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P1和SP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在浓度为10-6mol/L BPA染毒后,各时间点的MCF-7细胞内5-mC的含量下降(P<0.05);10-7mol/L BPA染毒72h后,MCF-7细胞内5-mC的含量下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6mol/L BPA染毒24h、48h、72h后,MCF-7细胞内DNMT1在mRNA水平表达下降(P<0.05),而DNMT3A和DNMT3B表达上调(P<0.05),10-7mol/L BPA在染毒72h后,引起DNMT3A和DNMT3B表达增加(P<0.05);3.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在浓度为10-6mol/L BPA染毒24h、48h、72h后,MCF-7细胞DNMTS总活性升高(P<0.05),10-7mol/L BPA染毒72h后,DNMTS的总活性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整体DNA甲基化水平和DNMT3A、DNMT3B在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一致;4.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6mol/L BPA在染毒后,各时间点的MCF-7细胞内SP1和SP3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mol/L BPA在染毒48h后,引起MCF-7细胞内转录因子SP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增加,与溶剂对照组性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72h后,引起MCF-7细胞内SP1和SP3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增高,与溶剂对照组性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BPA能够改变MCF-7细胞内DNA甲基化模式;2. BPA作用后,使DNMT1表达下降,DNMT3A和DNMT3B表达上升,并增加DNMTS的总活性;3. BPA染毒后,MCF-7细胞内转录因子SP1和SP3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增加,是BPA调节DNMTS的可能机制。
其他文献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产生多种临床表现,易于误诊.1997年9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SS 15例,其
目的: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雌激素干扰物,广泛用于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中。随着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暴露于双酚A的机会也逐渐增多。许多
介绍航班显示系统的特点、现状和J2EE的系统框架的技术特点,重点分析基于J2EE的航班显示系统的软件结构的组成、运作机理和方式,接口模式中Web体系结构特性,软件系统模块组成和
船舶生产设计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第一步,直接决定了造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而三维建模作为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面向数控生产实际。以船舶CAD/CAM与生产设计课程
目的 探究2011—2016年基诺族7~12岁男、女童身体形态变化的发展趋势,为人口较少民族儿童体质健康资料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儿童体质与健康调查”2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