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阶梯宫颈病变筛查法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富颈癌筛查及诊断的价值,并对影响的有关因素加以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官颈癌的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资料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济南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62例患者中选取。就诊患者由经过特殊培训的护理人员通过面对面封闭式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者的年龄,学历,孕产次,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个数,避孕方式,吸烟嗜好,个人及伴侣卫生状况,肿瘤家族史等信息。就诊患者均进行新柏氏细胞学检测(TCT)检测,选取TCT阳性及TCT阴性而临床可疑病变者310例,行HR-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首先,以病理活检结果为CIN及宫颈癌的患者72例为病例组,对照组为TCT阴性者475例。对影响CIN及宫颈癌的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其次,以310例行HR-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下痛理活检者为研究对象,评价HR-HPV检测结合三阶梯法在CIN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1.两组患者初次性交年龄<19岁,性伴侣数>2个,孕次>=3次,宫颈糜烂,避孕套避孕,性伴侣卫生状况,肿瘤家族史等因素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卫生状况,产次,药物避孕,吸烟(主动及被动吸烟)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oisson分析发现,宫颈糜烂和年龄(μ=0.223)、孕次(μ=0.265)及肿瘤家族史(μ=0.199)有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95%置信区间内,初次性交年龄与性伴侣数及宫颈糜烂有明显相关性(P<0.05)。
2.就诊1062例患者中,TCT阳性者182例。310例行HR-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者中,宫颈CIN及宫颈癌者72例。宫颈CIN及宫颈癌阳检率5.84%。阴道镜与病理结果宫颈CIN及宫颈癌符合率为68.05%,阴道镜诊断>=CINⅡ与病理结果符合率77.36%,较单纯TCT检测总符合率提高22.22%,高级病变符合率提高28.29%。TCT检测宫颈CIN及宫颈癌共48例,敏感度66.67%(48/72),TCT结合阴道镜检测宫颈CIN及官颈癌67例,敏感度93.06%(6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提高26.39%。
3.本研究310例患者中,TCT结果为ASCUS120例中HR-HPV阳性者宫颈CIN及宫颈癌检出率为26.56%(17/64),HR-HPV阴性者宫颈CIN及宫颈癌检出率为1.79%(1/5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宫颈CIN及宫颈癌检出率66.67%(48/72),TCT结合HR-HPV检测宫颈CIN及宫颈癌检出率97.22%(6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提高30.55%。单纯HR-HPV检测对>=CINⅡ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69.69%,27.91%,97.79%,富颈TCT检查筛查对>-CINⅡ,以LSIL为分界点的上述4值分别是57.14%,99.21%,62.90%,93.14%,HR-HPV检测联合TCT检查法的上述4值分别是98.21%,69.29%,42.97%,100%。
结论:
1、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性伴侣个数过多,孕次过多,宫颈糜烂,性伴侣卫生状况,肿瘤家族史等因素与宫颈CIN及宫颈癌关系相关。其中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及宫颈糜烂有明显相关性。
2、TCT检查宫颈CIN及宫颈癌阳检率5.84%,假阴性率31.94%。TCT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可提高官颈CIN及宫颈癌特别是高级病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总检出率提高26.39%,高级病变检出率提高35.56%。总符合率提高22.22%,高级病变符合率提高28.29%。
3、HR-HPV检测是ASCUS的有效分流管理方法。对ASCUS人群,HPV检测阳性者需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建议TCT随访,降低由假阴性涂片引起的患病的风险。HR-HPV检测结合TCT检查可提高宫颈CIN及宫颈癌特别是高级病变的检出率,高级病变检出率提高35.56%,总检出率提高30.55%。HR-HPV检测联合TCT对宫颈CIN及宫颈癌特别是高级病变的检测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进一步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漏诊率。为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