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使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知识,特别在作为学生基本能力、基本知识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研究始终不曾松懈的研究问题。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看,最有价值的知识本质是教育主体根据自身价值取向进行的教育知识选择与排序。本文看来,在学校教学中,对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答中存在一种知识冲突状态,基本认识是:教育的民主化、现代化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教育知识,而以教科书方式呈现的官方知识却不时不在维护其权威地位,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形成了官方知识与以个体经验等为核心的非官方知识间的“压制——对抗”;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知识认知的价值冲突、知识适当的选择冲突、知识科学的标准冲突、知识教授的权威冲突;消解这种“压制——对抗”状态,使教育知识的教育功能全面发挥,就在于走向一条合和之路的教学观:基于标准走向开放的课程内容拓展,坚持民主实现互动的教学模式构建,把握基础坚持多元的评价方式建设。第一部分,知识冲突的形成动因分析。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知识考察与官方知识的形成策略进行分析,指出丰富教育知识与官方知识中的不对等关系:教育知识是多元价值的综合体,与权力紧密相连,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性质,体现国家要求,传播主流意识,但同时内含社会要求与个人希望;官方知识是依靠国家权力实现公共化与合法化的教育知识,并以考试制度与教师角色进行保障的,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的控制与要求。这种知识地位上的不对等关系在教育中进而可能为知识间的“压制——对抗”关系,构成知识冲突显现的原因根据。第二部分,知识冲突的现实类型分析。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何种知识冲突为基本问题,具体探究了知识冲突的合理性,知识冲突的类型,知识冲突的根源,知识冲突的表现四个基本问题,指出知识冲突与知识类型、主体身份紧密相关,而中小学教育中知识冲突突出的根源在于以官方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具体表现为知识价值的认知冲突、知识适当的选择冲突、知识科学的标准冲突与知识教授的权威冲突。第三部分,知识冲突的消解策略建构。从知识冲突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出发,指出知识冲突对于学校教育的挑战与机遇:知识冲突一方面存在影响学校教育目标实现、消解学校知识权威的可能,另一方面又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机遇。由此,知识冲突消解策略提出的基本立场在于发挥知识冲突的良性作用,消除知识冲突的不良影响,而本质是实现传统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有机融合,即走上一条合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