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我国,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权行为。交通事故的处理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交通事故当事人进行损害赔偿的数额,甚或是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可在执法实践中,交通事故处理不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针对目前交通事故处理的现实状况,结合我国行政法的相关理论,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全文共分为四章,分别探讨了如下问题:第一章通过对交通事故处理行为概念的界定,归纳出了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权行为。交通事故的处理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交通事故当事人进行损害赔偿的数额,甚或是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可在执法实践中,交通事故处理不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针对目前交通事故处理的现实状况,结合我国行政法的相关理论,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全文共分为四章,分别探讨了如下问题:第一章通过对交通事故处理行为概念的界定,归纳出了交通事故处理行为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第二章对交通事故鉴定的基本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第三
其他文献
在行政法学领域,行政行为无疑是一个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中最重要、最复杂、最富有实践意义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行政行为法治化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法治的程度和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行政进程的逐渐深入,政府行政行为愈来愈受到关注。传统行政由于多是规制行政、负担行政,哪些政府该为哪些不该为,可以由法律来明确规定。但现代行政更多是给付行政、服务行政,政府行为的权力界限、作用范围不断扩张,行为方式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的一个主流问题。然而,学者们在探讨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时常常将行政相对人权利与行政主体的义务对应而言,即注重于探讨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之间在权利义务方面的关系形式,而忽视了行政相对人之间在权利保护方面的关系,忽视了探讨行政主体与作为一个群的行政相对人,或利益关系相互不一致的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问题,也即忽视了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平等保护这个问题。我国正处于法
随着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及公众对行政民主化的期望,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开始发生变化。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柔和的、富有弹性的行政管理方式在实践中被人们广为运用。但是由于我国行政合同出现时间较短,整个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合同的研究并未深入,对行政合同的诸多理论问题仍存争议,比如说对行政合同的概念、界定标准、行政合同的基本性质特征、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所享有的特权及其限制措施、行政合同在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的救
在西方,尤其在英美国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民营化就已成为推动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某种意义上,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政府不断放松行政规制、进行民营化尝试的过程。民营化虽在实践层面上得已展开,但仍存有许多法律上的问题需要解决。笔者在本文对民营化众说纷纭的理论主张和纷繁复杂的实践举措进行了梳理,并以行政法的视角,从立法、程序、司法三个方面,对民营化背景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一种法定保险。目前世界上已有8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了机动车强制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在考虑实现投保人、保险公司及受害人三方基本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更加强对事故受害人权益的保护,分担肇事者的经济责任,也充分发挥保险业分散社会危险,承担社会责任的功能。本文关注到,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实施,但配套的机动车强制保险条例尚未
20世纪70、80年代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普遍推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至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采用管理主义这一概念对这场改革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国内学者也随后开始关注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的问题。国内研究多以正面肯定为主,而我国政府改革也试图从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中汲取经验支持。而本文认为管理主义并非新公共管理改革所独创之物,公共行政从未放弃过提高政府绩效的努力和尝试,虽然新公共管理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交通事故发生时,分担当事人赔偿责任,及时补偿受害人损失的一项基本制度。在责任保险领域,它算是一种较为“年轻”的保险,我国更是近两年才正式确立它的法律地位。由于过去我国没有真正实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经验,所以,理论和实务中,人们对这种保险产生了许多争论。这些争论表明,我国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尤其是对它的基本制度建构和认识还十分模糊。
非诉行政执行作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主要模式,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形成的。但其形成不是立法者与学者科学设计的结果,主要是现实需要推进的结果。在当今世界,存在两大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即以行政为主导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和以司法为主导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由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共享强制执行权是当今世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发展趋势。各国都力图兼顾行政效率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这两个方面。在我
针对农民受教育权的保障,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受教育权概述。在分析现有受教育权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平等是受教育权的应有之意,而教育也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属性与功能。(二)农民受教育权的实证分析。我国农民受教育权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领域入学机会、学习条件不平等和高等教育领域学习机会不平等,由于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还有许多制度障碍,受
“和谐社会”是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它是一个行为规范、社会结构合理、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国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和谐的一面。当今的中国发展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现在解决不和谐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国家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了不和谐的严重危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