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关注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问题,既顺应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与积极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潮流,又回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认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是通过工作特征与个人资源来预测工作投入的一个有效模型。因此本研究以Demerouti和Bakker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要求量表、工作资源量表和个人资源量表,对河南省与福建省的62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重点探讨了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个人资源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小学的教师管理提供一些建议。以期拓展工作投入的研究领域,为未来学者进行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干预研究提供些理论依据,并验证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首先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研究工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以为后续定量研究提供有效测量工具;其次通过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方法考察教师工作投入状况,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个人资源与教师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工作投入、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个人资源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工作投入量表具有单维性;工作要求包括定量要求、情绪要求、学生不良行为与升学考试压力四个维度;工作资源包括工作自主性、上级支持、同事亲友支持与工作回报四个维度;个人资源包括自我效能感、基于组织的自尊与乐观三个维度。(2)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总体良好,84%的教师呈现中等以上程度的工作投入状态;教师的工作投入在性别、婚姻、教龄、学历、学校单位、学校地方和年代这七个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为:已婚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未婚教师,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高中教师,70后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90后教师。(3)工作资源中的上级支持、同事亲友支持与工作回报维度均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工作要求中的学生不良行为显著负向预测工作投入,升学考试压力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投入;个人资源各维度均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投入。(4)工作要求中的升学考试压力在上级支持与工作投入之间起调节作用;升学考试压力在同事亲友支持与工作投入之间起调节作用。工作要求中的升学考试压力维度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之间起调节作用。(5)个人资源的维度(自我效能感、基于组织的自尊)在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投入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个人资源各维度在上级支持与工作投入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个人资源的维度(自我效能感、乐观)在同事亲友支持与工作投入之间有部分的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回报与工作投入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6)工作资源(工作自主性、上级支持、工作回报)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工作投入,并且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受升学考试压力调节。具体为:工作自主性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工作投入,并且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受升学考试压力调节;上级支持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工作投入,并且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受升学考试压力调节;工作回报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工作投入,并且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受升学考试压力调节。总之,研究表明工作要求调节资源(工作资源、个人资源)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个人资源中介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工作资源经过个人资源影响工作投入这一中介过程受到工作要求的调节。因此,建议相关组织优化教师的工作要求(升学考试压力),增加教师的工作资源(上级支持与工作回报),培养教师的个人资源(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