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就业形式,主要基于传统就业形式设立的雇佣保护制度如何应对由劳务派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世界各国的政策法规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劳务派遣的产生至今,与劳务派遣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虽然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但面对劳务派遣实务中的劳动者保护问题,有关制度不仅在规范上,而且在理论基础上均有许多问题。在选题的视角方面,本文以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制度运行效果为对象。从劳务派遣员工权利保护的角度,对劳务派遣这一非典型就业关系中同工同酬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提高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运行效果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有一定意义。在结构方面,本文从基本理论、同工同酬制度运行分析、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制度运行效果研究、提出建议,逐步深入。本文始终以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制度运行效果为中心,从基本理论入手,介绍了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基本概念,阐明了同工同酬制度的运行体系。然后逐步深入,通过对东部地区的北京、山东、上海和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内蒙古6个事业单位员工的问卷调查,根据客观的员工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分析事业单位中同工同酬制度的运行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制度的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探讨提高制度运行效果的对策,提出合理建议。